窃思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郡邑之有志也。国之史乘与家之谱牒,皆典则攸关,实可谓等重者。史以辨贤奸,谱以别尊卑;故不可任其废坠而莫为修举。众所周知,家谱之作,所以原本始,考宗序,别亲疏,征行实,正彝伦,厚风俗,合万殊而成一本者,盖即溯水之源、求木之本也。一族之祖德宗功皆于谱牒寓焉,一族之忠孝节义皆由谱牒彰焉。若无谱牒,后
文化信息
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院
举行学术委员、兼职研究员聘任仪式
杨士安
2019
会稽山与勾乘山
杨士安
勾乘山是会稽山脉越山支脉的一座名山,《国语》载:“勾践之地,南至于勾无”。明《万历绍兴府志》载:“勾乘山,在(诸暨)县南五十里。义乌界。其山九层,俗呼九乘山”。“……暨故隶越,其镇山曰勾乘”(骆问礼《千秋桥记》
漫谈“阪、坂、畈”
杨士安
“
“亦诸亦浦”王家山
诸暨 杨士安
文化信息:
拓展西施故里景区
道凝山古罗汉松记
“上诸暨”和“下诸暨”
杨士安
清《光绪诸暨县志·建置志》载:“(越王)句践(前520?—前465)所立宗庙,在(诸暨)城东‘明中里’(《弘治府志》)。城临对江流,江南有射堂,县北带乌山。先名‘上诸暨’,亦曰‘句无’矣。故《国语》曰:‘句践之地,南至句无’(《水经注·渐江水篇》)。秦始立诸暨
诸暨方言中的
“这”“那”和“哪”
杨士安
我们知道,书面语中的“这”“那”,属于指示代词,常指较近的时间、地方、事物或人等;“这”跟“那”相对。而“哪”则属于疑问代词,表示选择也。兹结合诸暨方言列表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