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君强士(2)
(2023-05-19 18:20:57)
弱
影响东晋历史的大事之二
纵观
被桓氏扶上位的的简文帝司马昱,当时已经五十岁了,对和桓温共天下的局面十分不安甚至恐惧,当了一年皇帝就呜呼哀哉了。
接位的孝武帝司马曜二十岁,坐了二十四年龙椅,应该说是从风华正茂到年富力强。他福分也大,登位不久桓温死了,执政的陈郡谢安很顾全大局,桓氏的接班人桓冲也很识大体,加上孝武帝还年轻不黯政务,因而东晋出现了少有的君臣将相和睦共济的局面。前秦皇帝苻坚想征讨东晋,他的辅臣王猛和多数大臣劝他说,东晋现在政治稳定,谢安、桓冲都是江表伟人,不能轻举妄动。苻坚还是轻举妄动发起淝水大战,结果一败涂地。随之谢安和桓氏趁机发动北伐,收复河南山东河北大片失地,是东晋建国至此疆土最大的时期。
如此丰功伟业,一般臣民都首推谢安。当时孝武帝已经当了十一年皇上,独掌乾坤的念头已经萌发,认为淝水大捷和北伐胜利应该归功于自己洪福齐天,怎么能算到臣子头上?就开始策划削夺名门望族的权力。恰好桓冲逝世,桓氏后辈核心尚未形成,他就扶植宗室司马道子父子对抗谢氏集团。他的手段是对淝水大捷的谢安迟迟不予封赏,使谢安处于十分尴尬的处境。谢安信奉玄学,有名士情节,既然君王不信任我,我挂靴而去就是,他辞职后不久病死了,他的侄儿谢玄也因病辞去北府军统帅职务回乡养病。这样,孝武帝轻而易举赢得了对名门望族的胜利。
但孝武帝并不满足,他还要卸磨杀驴,打击为他击败士族的宗族盟军即司马道子父子。因司马道子时任宰相,史家把孝武帝与司马道子父子的斗争称为“主相相持”。司马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下诏"任命心腹殷仲堪为荆州刺史、郗恢镇守襄阳,从而在围绕荆州、青州、兖州、豫州地盘的争夺中占取上风,已把司马道子罢免赶回府邸。
此刻孝武帝真正实现了东晋朝唯一一次乾纲独裁,好不得意。然而马上乐极生悲,公元396年九月二十日,孝武帝与宠妃张贵人一起喝酒。孝武帝喝高了,对张贵人开玩笑说:"你年近三十,美色大不如前,又没生孩子,白占一个贵人名位,明天我就废了你,另找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张贵人即刻妒火中烧,而烂醉如泥的孝武帝却毫无察觉,玩笑越开越过头,张贵人起了杀心。她把孝武帝和侍从宦官们灌醉后,召来心腹宫女,用被子把烂醉中的孝武帝活活捂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