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zgadxf01
zgadxf0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949
  • 关注人气: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响东晋历史走向的事件》代序(上)

(2023-05-11 20:25:54)

《影响东晋历史走向的事件》代序(上)

纵观

从明日起,陆续介绍影响东晋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

东晋起源的历史背景,当然是西晋八王之乱后的五胡乱华,以至西晋灭亡。然后晋祚东移,与北方的五胡各政权隔江同存了一百零四年。这种历史现象,在我国曾出现过多次,大同小异而已。东晋真正有别于其他朝代的特色,是司马皇室与各大门阀望族的“共天下”。而与这一特色强相关的历史事件,主要有以下八项。

一是永嘉南渡。西晋灭亡东晋肇启之际,中国的人口、政治、文化、经济重心在中原地区,长江以南还相对偏僻落后,人口也比较稀少。永嘉南渡,中原各大望门巨族南迁,连同迁徙的百姓达百万之多,为东南地区带去了人才、习俗、技术等活力,与司马氏共天下的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陈郡谢氏和谯国桓氏,都是在永嘉南渡时期来到江南,成为东晋皇朝的谋划者和顶梁柱。即使是后期促使门阀政权解体的孙恩、卢循、刘裕,他们的先人,也都是永嘉南渡者。

二是弱君强士。弱君,指性格懦弱能力低庸的皇帝;强士,指性格强势能力出众的将相高官。

强君强士是盛世的大概率特征;强君弱士是君权独大的特征,可能是盛世,也可能是末世;弱君弱士是亡国的充分必要条件,如南宋末期和南明;弱君强士则可能维持国运,如东晋前期中期,也可能引起朝代更替,如东晋末年和历史上被迫“禅让”给权臣的东汉末年和曹魏等。

东晋几乎自始至终是个弱君强士的朝代,所以它必不可免要实行皇室与望族共天下之统治模式。

东晋十一朝,仅明帝可算“强君”,但仅做了五年皇帝,二十七岁就死了,从体格上讲也算是“弱君”;元帝、简文帝、孝武帝只能算中资之君,前二位运气不好,碰到太强势的“士”而败下阵来,后一位虽有手腕但无政绩,最后糊里糊涂醉死于宫娥之手;其他一位迷信、一位荒唐、一位白痴,一位好好先生、三位短命,可谓是一弱到底了,若不是那些野心不大的“强士”尽心辅佐,哪能混一百零四年呢。

而“强士”的一头,文有王导、谢安这样的贤相,武有王敦、桓温、桓冲、谢玄这样的将帅,另有温峤、周侃、郗鉴、刘牢之等寒门能人,就足以匡助“弱君”维持治理天下,当然也就理所当然地要和“弱君”共天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