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的祖逖(1)
(2023-03-26 05:44:01)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的祖逖(1)
纵观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东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祖家是河北大族,世代都有俸禄两千石高官。祖逖少年时生性豁荡,不拘小节而胸怀志节,慷慨而轻财重义,常周济贫困,深受乡亲宗族敬重。成年后他发奋读书,博览书籍,涉猎古今,时人称其有经世之才。
侨居阳平郡的祖逖曾被郡府举为孝廉,又被司隶举为秀才,但他都没有应选。后来,祖逖与刘琨一同出任司州主簿。两人的关系十分融洽,常纵论世事,有时夜深还不能入睡,拥被起坐,相互勉励道:"如果天下大乱,豪杰并起,你我二人应在中原干出一番事业!"
八王之乱中,祖逖的才干得到诸王重视,先后效力于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豫章王司马炽。公元304年,东海王司马越拥晋惠帝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祖逖随军出征,战败后逃回洛阳。多位宗族王爷竞相征召祖逖,但他仍忠于司马越。后来,司马越任命祖逖为典兵参军、济阴太守,但祖逖适遇母丧,遂守孝不出。
永嘉南渡,祖逖率领亲族乡民数百家南下。他一路步行,把车马让给老弱病人,又把粮食、衣物和药品分给他们。遇到盗贼阻拦抢劫,他都能应付自如,被同行诸人推为"行主"。到达泗口(治今江苏徐州)后,祖逖被琅琊王司马睿任命为徐州刺史,不久又被征为军谘祭酒,率部屯驻京口(治今江苏镇江)。
公元313年,司马睿任左丞相、大都督陕东诸军事,西晋朝廷命其率兵赴洛阳勤王。 但司马睿正开拓江南,无意北伐。祖逖进言道:"晋室之乱,并不是皇帝无道,百姓造反,而是藩王争权,自相残杀,给了夷狄可乘之机。如今北地百姓备受蹂躏,都有奋起反击之志。大王如能命将出师,让祖逖等人为统领,江北豪杰必定会望风响应,沦亡人士也会欢欣鼓舞。如此,也许可以申雪国耻。"司马睿不愿北伐,却不能公开反对,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却只拨予千人粮饷、三千匹布帛,让他自募战士,自造兵器。
司马睿的消极态度,不能动摇祖逖的北伐决心。他率领跟随自己南下的宗族部曲百余家,从京口渡江北上,并在大江 “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渡江后,他暂驻淮阴,起炉冶铁,铸造兵器,又招募到士兵二千多人。当时,兖豫一带是豪强武装的天下,他们占据谯城,聚坞自保,有兵数千人,名义上臣服于司马睿,接受其授予的官职,但并不服从祖逖这个豫州刺史顶头上司。
要想北伐,必须先收编这些豪强武装。祖逖先礼后兵,派使者去说服最大的豪强张平。但张平却死杀使者,并拥兵固守,与北伐军对抗。祖逖就使用离间计,引诱张平部将谢浮杀死张平后率众归降。祖逖兵力大增,但因收不到领地的赋税,军中乏食,处境仍艰难。
张平虽死,他的联盟樊雅仍占据谯城。樊雅率军趁夜袭击祖逖大营,北伐军一度大乱。祖逖沉着指挥,率领部下英勇杀敌,终于击退樊雅。祖逖率部追击,却遭到张平余部反击。蓬坞堡主陈川、南中郎将王含分别派部将李头、桓宣率军援助祖逖。祖逖让桓宣去劝降樊雅,桓宣单马入谯城,对樊雅说:"祖将军准备荡平刘聪、石勒,需要仰仗你作为后援。如果你现在归顺,可以建立功勋保全富贵。但若固执不化,凭你一座危城千把乌合之众,想阻挡北伐大军是万无一全的。"樊雅终于出城归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