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名将谢玄(1)
(2023-02-17 06:32:55)纵观
谢玄(公元343年~388年),字幼度, 东晋名将、军事家。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子。
谢玄出生于号称"诗酒风流"的陈郡谢氏家族,谢玄生父谢奕,官至安西将军、豫州刺史;母亲阮容,是西晋竹林七贤中阮籍、阮咸的族人。
谢玄成年后,显示出了治理国家的才能。他与王珣一起被桓温辟为掾属,都受到了桓温的礼遇和器重。又转任征西将军桓豁的司马、领南郡相、监北征诸军事。当时前秦苻坚正是势力强盛之际,多次侵扰东晋边境。朝廷于是下令征召能够抵御外患的良将。谢安任贤不避亲,推荐了谢玄。
中书侍郎郗超历来与谢玄不和,但听到这一举荐,也不得不叹息说:"谢安敢犯众怒而举荐亲侄子,确实是英明的;谢玄一定不辜负他叔叔的推荐,因为他确实是难得的人才。"当时许多人都不赞同郗超的看法,郗超说:"我曾经与谢玄共同在桓温幕府做事,亲眼见他用人能各尽其才,即使是细小事务,安排人选也非常恰当。我因此知道他一定能成功。"朝廷于是召谢玄回朝,授其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
谢玄在任上,广罗顽强勇敢之将。刘牢之与何谦、诸葛侃、高衡、刘轨、田洛及孙无终等名将都因其青眼识才而被提拔。谢玄授刘牢之为参军,命他统领精锐为前锋,号称"北府兵"。
公元378年,前秦苻坚派军围困襄阳,车骑将军桓冲率部抗击。朝廷下诏命令谢玄征发三州民夫兵丁,派彭城内史何谦率军在淮水、泗水一带游弋,构成援助襄阳的态势。
次年,襄阳陷落,苻坚的部将彭超向驻扎彭城的龙骧将军戴逯发动进攻。谢玄率领东莞太守高衡、后军将军何谦驻扎在泗口,援救彭城。
当时前秦的辎重都在留城,谢玄于是扬声要派兵袭击留城。彭超听说后,急忙率军返回留城保护辎重。谢玄命令何谦迅速率军解彭城之围。彭超发现上当,又进军南侵,从襄阳前来的句难、毛当部队会合,共有军队六万,在三阿包围幽州刺史(此为虚衔)田洛。朝廷下诏命谢玄的叔父、征虏将军谢石率水军往涂中,另有右卫将军毛安之等四路援军前去解围。但不久盱眙城失陷,守将战死,毛安之等思路援军退会,朝廷为之震动。
谢玄率北府军从广陵向西援救田洛。他派遣何谦三次击败敌军,斩前秦将领都颜、邵保,为田洛解围。彭超、句难败退。谢玄率何谦、戴逯、田洛追击,在君川追上敌人,再次大破其军。谢玄的参军刘牢之攻破浮桥和白船,督护诸葛侃、单父县令李都等又攻破其运输船。句难等各自溃散,仅以身免。君川大捷令前秦对北府军闻风丧胆,为北府军在淝水之战中的以少胜多奠定了基础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亲率雄兵百万驻扎项城,并命令凉州各部抵达咸阳,进攻荆州襄阳,然后顺流东下。先遣部队梁成、王显等已屯驻洛涧。
东晋则以宰相谢安主持军事,命都督江荆梁益宁交广七州军事的桓冲率领本部兵马截击西路敌军,命谢石为都督、谢玄为先锋,以北府军为主力,统领徐州、兖州、青州、扬州各支军队共八万人,抗击东路前亲主力。
由于敌我兵力悬殊,主帅谢石不想与敌军决战,希望择险坚守以待敌军粮尽退去。朱序是东晋原襄阳守将,粮尽援绝后不得已投降前秦,却人在秦营心在汉。苻坚派朱序去劝降谢石,朱序却将前秦的军事部署全盘告诉谢石,并建议趁前秦主力还未集积,先打败其前锋以挫锐气。谢玄、谢琰支持朱序的想法,谢石则还犹豫未决。
当时北府军将领胡彬奉命率水军驰援寿阳,在半路上得知寿阳已被前秦攻破,便退守硖石,被前秦先锋梁成率5万兵马进屯洛涧,阻断胡彬的退路。胡彬困守硖石,粮草用尽,难以支撑。
谢玄便派北府军猛将刘牢之率五千人奔袭洛涧,很快就杀了梁成和他的弟弟梁云,五万敌军顿时崩溃,争着渡过淮水逃跑。刘牢之乘胜追击,活捉敌将梁他、王显、梁悌、慕容屈氏等,缴获大量军用物资。这一战使谢石看清了敌我双方的真正实力,就命令主力水陆并进,到达淝水南岸,与苻坚二十多万军队隔河相拒。
按照与朱序约定的方案,谢玄派人对苻坚说:贵军远道而来利在速战,怎么守在淝水北岸不敢决战?请你们后退十里,让我军渡河与贵军决一死战。我和您从容观看,岂非乐事?
苻坚的不少部下反对后退,苻坚却认为待晋军半渡而击,定能取胜,于是连夜指挥秦军向后退却。谁知大军刚退,朱序就命令部下大叫“秦军败了”,前秦军队大多数是刚招募来未经训练的新兵,对北府军有恐惧之心,立刻就乱了阵脚,苻坚的弟弟前军都督想去阻止乱军,反而被乱军践踏而亡。
趁此良机,谢玄、谢琰、桓伊等人带领八千精兵渡过淝水追击溃逃之敌。秦军自相践踏,投水而死者不计其数,淝水为之因断流。苻坚中箭狼狈逃串,路上听到风声鹤叫,都以为是东晋军队追来。他的乘驾云母车、龙袍、珍宝及无数军械、粮草、十万多头牛马驴骡骆驼都成了晋军的战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