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郡谢氏简叙(2)

(2023-02-07 21:18:22)

陈郡谢氏简叙(2

纵观

从东晋末到刘宋末近百年间,谢氏家族发展的特色是解甲从文。这一时期的谢氏第六和第七代,有史可考者40人,其中有30人进入仕途。官登一品者只有1人,担任军职者6人,多数只有虚衔而无实际兵权。到公元426年,谢氏最后一位统军人物谢晦兵败被杀乐,谢氏的军权全部丧失。

在文职方面,这一时期谢氏的特点是清贵而不秉政,出仕变成了点缀门户的需要。当时皇室一方面需要谢氏这样的高级世族来装点门面粉刷太平,但又怕他们与自己分权秉政,于是便设计出一批显爵虚衔来供养这些高级世族。谢氏第六代中的谢澹最为典型。他任刘宋初期的太尉、太保、特进等显职,官位之高无以复加,但却设有任何事权,仅主持过宋武帝的登基仪式而已。

从刘宋末到陈朝,陈郡谢氏已走入没落通道。虽出任上品官衔的仍有11人,但都为闲散之职的侍中、散骑、中书监令和东宫官属。中书监令的权力当时已归入位卑权重的中书舍人执掌,而谢氏出于身份地位考虑,没有一人担任过中书舍人,这意味着谢氏与军国政权的距离越来越远。

由于远离权力中枢,势必引起谢家地位的下降。陈朝中叶以后,谢氏竞无一人出任高官,见于史籍的人数也迅速减少。陈朝末年,只剩下谢贞一人担任六品官。在他去世时,膝下仅有一个6岁的小儿,"鲜兄弟,无他子孙",不得不托孤于族子谢凯,而谢凯又是一个没有任何职务的人。所以到陈朝末年,谢氏由于家族成员少,近亲中又没有强有力的人物,已经下降为孤寒之族。

与仕宦相同,婚姻也是谢氏家族保持家族地位的主要手段。按照严格身份等级、仅与那些地位不相上下的家族通婚、与皇室联姻、与同乡贵族联姻、保证自己的血统高贵,这便是谢氏家族婚姻的主要特色。

谢氏家族的婚姻,可考的首例例是谢鲲娶中山刘氏,。中山刘氏是魏晋时期著名大族,皎皎者是与祖逖"闻鸡起舞"的晋太尉刘琨,刘氏的贵显历史要早于谢氏,刘氏与太原郭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河内司马氏太原王氏河东裴氏、平阳贾氏、琅邪王氏等联姻,结成一个封闭的婚姻圈。谢氏能进入到这个高级婚姻圈中,说明其世族的地位开始受到公认。

到了谢安这代,2人娶太原王氏2人娶同郡袁氏,此外又分别有人与河南褚氏、沛郡刘氏、琅邪诸葛氏、泰山羊氏长乐冯氏等大族联姻。再下一代,婚姻可考者共有14例,其中琅邪王氏7太原王氏2,同郡袁氏、同郡殷氏和高平郗氏1,颖川庾氏2,这些也无一不是高门大族。随着谢氏与各大族间婚姻联系的越来越密切,其世族婚姻基础也随之奠定。

但谢氏家族与东晋皇室通婚只有一例。

刘宋时期,谢氏家族的政治地位显著下降,婚姻对谢氏保持优越地位的作用也显得格外重要。谢缵的六、七世孙,其婚姻见于史传者,计有刘宋宗室6例、琅邪王氏、太原王氏、南阳刘氏和同郡袁氏、殷氏各2例,这些婚例的显著特点,是与皇室联姻大幅度增加。原因是皇室与谢家双方各有所需的结果。刘宋皇室一方,由于创建者刘裕来自南下流民,在谢玄组建北府兵时还只是一名兵丁,其建立政权后急于提高社会地位,缩短与世家望族间的距离,而联姻高门是最快捷有效的办法。为此,刘宋制订了一条"尚主者并用世胄,不必皆有才能"的立国方针,即为了能与大族联姻,连驸马是否有才能也不用考虑,可见皇室为了提高宗族地位,与大族联姻的欲望是相当强烈的。

在谢氏一方,由于在军政两界的操控能力越来越低,为了保持社会地位,必须另求政治靠山,而皇室显然是最大的靠山,正如史书评说那样,"与国为婚者,无问俊庸,皆登显贵"。因此,以政治利益作为首要考量,造就了谢氏与皇室的频繁联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