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界小圣王献之(2)
(2023-01-31 11:55:09)书 界 小 圣 王 献 之(2)
--东晋琅琊王氏名流之六
纵观
于是他天天按父亲的要求,苦苦练了五年。一天他捧着自己的"心血"作品给父亲看。王羲之翻阅后,见其中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便提笔在下面加一点,成了"太"字,然后不作品论把字稿退还给献之。献之又将字稿请母亲平定。母亲仔细揣摩后,叹了口气说:"我儿写字千日,惟有这一点似父。"献之走近一看惊傻了,原来母亲所指这一点,正是王羲之加的那一点!王献之满脸羞愧,自感功底差远了,便一头扑进书房,天天研墨挥毫,刻苦临习。不知又经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相传他写干了十八大缸水,才终于成为与父齐名的大书法家。
王献之书法与老爸齐名,做官的才干远不如老爸,但显贵胜于老爸。他老爸是相府东床快婿,他是驸马爷更高一筹;他更是白痴皇帝的岳父,他的女儿王神爱嫁给白痴太子司马德宗,他死后司马德宗当了皇帝,王神爱成了皇后,于是他得到了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为"宪“等一系列哀荣。
但他的驸马爷当得很伤心。他有原配郗道茂,夫妻感情很好。但简文帝司马昱的第三个女儿司马道福看中了他,让父皇逼王献之休妻。王献之曾以艾草灸伤脚心自残表示抗拒,司马道福却说,即使王献之瘸了也要嫁他。害怕灭族王献之只得休妻娶公主。临死前,王献之说休郗道茂是他生平最大憾事、
王献之长期服食道家药散患有沉疴,为避娶新安公主,曾灸足心又落下后遗症并寡欲不欢,导致寿促。公元386年,年仅四十三岁的书界骄子便病逝了。
有一次,桓温让王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王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将字污染,王献之便将墨迹改画成黑马母牛,画得十分美妙。这故事叫“墨迹变牛“。
某夜王献之睡在书房里,一夥盗贼潜入房中行窃。王献之慢慢地说:"偷儿,那条青毡是我家祖辈的遗物,只请你们留下这毡子。"盗贼听后惊慌逃走。这故事叫“偷儿恕毡“
王徽之和王献之兄弟曾经同坐在一间屋,堂前忽然起火了,王徽之连木屐也来不及穿就狼狈逃避,;王献之却神色安详叫来随从,搀扶着走出去。世人从这件事上判定二王神情气度的高下。
王献之听说吴郡顾辟疆有个名园,他并不认识顾辟疆,却不经通报径直进院玩赏。顾辟疆正和宾客朋友设宴畅饮,但王献之字不去拜会,自顾自在园里指点优劣,旁若无人。顾辟疆认为他依仗地位高贵失礼,就把他的随从赶出门去。王献之游玩尽兴后独自坐在轿子里左顾右盼,不见随从来抬轿,就叫顾辟疆派人把他送到门外,对被轰出来的事情坦然自若,置之不理。这个故事叫“傲然不屑“。
王献之幼年时,曾观看仆人们玩樗蒲,看出了双方的胜负,就说:"南边的要输。"仆人们见他是个小孩,很不以为然地说:"这个小孩就像从管子里看豹,只看见豹身上的一块花斑(看不到全豹)。"这是成语管窥全豹的出处。
浙江绍兴云门寺始建于晋义熙三年(公元407年)。史载王献之曾隐居此地某屋,有一夜屋顶忽然出现五彩祥云,王献之将此事上奏,朝廷下诏改建为寺,称"云门寺",门前石桥名"五云桥"。唐朝王勃曾召集30多位名人,在云门寺山亭下仿兰亭"曲水流觞",并仿照《兰亭集序》写了一篇修契云门王献之山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