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伸张皇权而戏言被弑的晋孝武帝(3)
(2023-01-16 09:56:17)成功伸张皇权而戏言被弑的晋孝武帝(3)
--东晋列帝系列之十
纵观
孝武帝在经济上实行了赋役改革。西晋执行占田课田制,无论田之有无多少,一律按一夫五十亩计税,共收田租四斛。东晋成帝年间,又改以田亩为准,丈量百姓之田,按每亩三升征税。孝武帝依据形势变化,恢复了人丁为基准的赋税方法,王公以下每口征税三斛,在役之人不交税。 为了保证税源,太元年间还"搜简民实,三吴颇加澄检,正其里伍"。 通过这次赋役整顿,东晋经济大有改观。以至史载当时"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与历代东晋皇帝提倡玄学不同,孝武帝标榜儒学。他亲行释奠礼,又试图恢复明堂郊祀之礼。他恢复国学,与已有的太学并立,命公卿子弟入学,同时还在国学西侧修建"夫子堂",开庙学合一之先河。 此后国学一直延续,并演变为国子监,成为历代之最高学府。
他还弘扬佛教,请高僧竺法义"出都讲说"。并于公元381年正月"立精舍于殿内,引诸沙门以居之"。 在《高僧传》、《广弘明集》等文献中,保存了孝武帝所颁发的《俸给释道安诏》、《诏赙竺道潜》、《诏赙竺法汰》、《与朗法师书》等文书,反映了孝武帝与高僧大德们的密切关系。他还捐献潜邸为寺地址,修建皇泰寺。一些佛教徒得到孝武帝的宠幸,进而影响朝政,史载"姏姆尼僧,尤为亲昵,并窃弄其权"。
蔡东藩《两晋演义》中的评价他说是:"恶习都由骄纵成,家无贤弟咎由兄。尊亲尚且难施法,假手群臣乱益生!" "家无贤子弟,家必败,国无贤子弟,国必亡。……彼晋孝武帝之纵容道子,弊亦相同。“
父亲简文帝驾崩,十一岁的司马曜登基。服丧期内司马曜到晚上却仍不哭灵,太监们来催促他:"按惯例该哭临了。"司马曜却说:"哀痛到位了自然会哭,哪有什么惯例可言!"其谥号孝武,其实不孝,而淝水无份,却死于床第宫女之辈,也难符武。
《世说新语》记载,司马曜十三、四岁的冬天,他白天不穿夹衣,只穿着五六层的绢衣,晚上却盖着两床被子。谢安劝谏说:"这样白天过冷,晚上过热,恐怕不是养生的办法。"司马曜却回答道:"昼动夜静。"以此来证明司马曜自幼聪慧有些不伦不类。
司马曜嗜酒如命,常为"长夜之饮"。某晚在华林园喝酒解闷,天空出现长星,司马曜认为这是凶兆,向天举杯说道:"长星,劝尔一杯酒!自古何时有万岁天子?"这是他脑子最清醒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