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廿一阕五胡列国十四咏西凉朝
(2022-12-25 14:58:00)
渡江云廿一阕
纵观
十四 咏西凉
将军飞广后,大唐先祖,酒郡起西凉。李暠髫好学,博史通经,娴骑晓兵纲。敦煌初牧,民望归、六地推倡。收玉门、银威金掖,疏勒绿沙疆。
衷肠。慕张崇晋,欲下甘雍,入潼关东向。聚群儒、兴农养士,积粟屯仓。待机挥旅勤王业,天勿佑、强敌猖狂。申志赋、悠悠弱水彷徨。
注:西凉创业者李暠,是飞将军李广第十六世孙,唐皇朝先祖。他少年时好学而性情沉静聪慧,宽厚谦和,器度优雅,通读经史,特别擅长文辞。年长后,又精通武艺,曾研读《孙子兵法》。
敦煌太守。公元400年,北凉晋昌太守唐瑶反叛北凉,向敦煌、酒泉、晋昌、凉兴、建康、祁连六郡传发檄文,推举李暠为沙州刺史、凉公。李暠在境内大赦,建年号庚子,建立西凉政权。
李暠素来对前凉张轨、张骏十分钦佩,学他们尊奉东晋为正朔,立志东征规复晋朝河山,曾二次派使者前往建康谒见东晋朝廷。
建国后,李暠以"诸事草创,仓帑未盈,故息兵按甲,务农养士"为指导思想,努力做到知人善任,积极纳谏,执法宽简,赏罚有信。他号召因战乱而背井离乡的百姓返回家园,给这些重返家乡的百姓以优惠待遇和资助,很快就有逃民二万三千万多户迁回敦煌。为了统一河西,他还东征凉州,西击玉门,都取得成功。随后,又实施"寓兵于农"措施,将大批军队开到玉门关、阳关等地屯田,广积粮谷作为东伐的资本。 因此,敦煌因战乱而遭到破坏的经济,很快得以恢复和发展。
李暠擅长文赋,积极振兴文化教育。西凉境内当时好多文人名流都得到他的重用,一时群英齐集敦煌,在学术上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形成了以敦煌为中心的"五凉文化"的兴盛时期。为振兴文教,培养儒士,他修建设立学校,增收学生五百人。并在各郡设置五经博士,负责传授经学。文风一时大兴。
他本人一生"通涉经史、玩礼敦经"。尤其善于文学,是五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著有《靖恭堂颂》、《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容赋》等。其中除《述志赋》外,其它的都没有流传下来。
李暠死后,太子李歆继位,史称西凉后主。420年,李歆听说北凉沮渠蒙逊亲征西秦,就率军三万袭击北凉都城张掖,途中为蒙逊伏击战死。同年九月,李歆弟弟李恂在敦煌继位。不久北凉军又围攻敦煌,李恂自杀,敦煌失陷,西凉灭亡。
意译:
李暠是飞将军李广后裔,大唐的先祖,在酒郡建立起西凉。
他童年好学,博史通经,娴熟骑射通晓兵法。
他在敦煌初次担任父母官,得到民望所归、六个地区共同推举。
他收取玉门、建城银武威金张掖,疏勒河水灌绿沙疆。
他的衷肠初心是,
仰慕前凉张氏尊崇晋室,希望攻下甘雍,入潼关东向收复河山。
他聚集群儒、兴农养士,积粟屯仓。
以待机挥旅勤王大业,但老天不保佑、强敌猖狂难以实现理想。
于是写下申志赋名篇、自叙在悠悠弱水边彷徨无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