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zgadxf01
zgadxf0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949
  • 关注人气: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城子八阕竹林七贤三咏阮籍

(2022-10-02 14:55:28)

江城子八阕  竹林七贤 阮籍

纵观

 阮籍

神交庄老畅玄风,慕孤鸿,上霞空。白眼权豪、青眼酒琴瞳。酣醉避婚辞典午,凌虚舞,恍惶中。

千年烁闪一诗翁,五言工,咏怀衷。天地为家、拟造化同融。与大人先生问答,亡国理,戮君朦。

 

注:阮籍,字嗣宗。三岁丧父,家境清苦,阮籍勤学而成才。他是天才儿童,八岁就能写文章,酷爱研习儒家的诗书。在习文的同时还兼习武,其《咏怀诗》写到:"少年学击剑,妙技过曲城"。青年阮籍在政治上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曹魏末年,曹家和司马家族争斗激烈,阮籍偏向于曹魏,但已有危亡之感,又无回天之力,就采取消极避祸、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虽然做过几次官,但不久都借病辞职了。他或闭门读书,或登山临水,或酣醉不醒,或缄口不言。

在这期间,阮籍结识了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共为"竹林之游",史称他们为"竹林七贤"。不少史学家把他列为七贤之首。

因阮籍担任步兵校尉一职时间较长,后世通常称他"阮步兵"

钟会是司马氏心腹,曾多次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办法对付。司马昭本人也曾数次同他谈话,试探他的政见,他总是以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来应付过去,使司马昭不得不说"阮嗣宗至慎"

为拉拢阮籍,司马昭想和阮籍结为亲家,为躲避这门亲事,阮籍拼命喝酒,一连60天酩酊大醉,不醒人事,天天如此,奉命前来提亲者根本没法向他开口,只好如实回禀司马昭,司马昭无可奈何地说:"唉,算了,这个醉鬼,由他去吧!"

阮籍寡言,却常常用眼睛说话,用"白眼""青眼"看人。对待讨厌的人,用白眼;对待喜欢的人,用青眼。传言他母亲去世之后,嵇康的哥哥嵇喜来致哀,但因为嵇喜在朝为官,在阮籍眼中是礼法之士,于是他不管礼节,给了嵇喜一个大白眼;后来嵇康带着酒、夹着琴来,他便大喜,马上由白眼转为青眼。

司马炎篡位,逼迫阮籍写《劝进表》,阮籍喝得烂醉如泥,以醉言敷衍交差,没想到还是被采用了。这件违心事给阮籍打击太大,二个月后他就病逝了。

阮籍著作面广,在哲学、散文、诗歌各领域都有惊世佳作。

玄学在魏晋形成一股强劲的"玄风"。它一度支配了当时的思想领域,也支配了当时士大夫的生活态度。阮籍的《达庄论》与《大人先生传》,是他苦心孤诣的玄论之作。在日常生活中,他饮酒纵放、横决礼教,更显示了他的玄学人生观。受阮籍等人的影响,两晋一代,虚无放诞的生活情趣一时成为社会风尚,甚至转化为单纯地追求感官的刺激,肉体的纵情享乐。

阮籍早年崇尚儒家思想,志在用世,后来发生魏晋禅代的政治动乱,由于对现实的失望和深感生命无常,先是采取了蔑弃礼法名教的愤激态度,后来转到以隐世为旨趣的道家思想轨道上来。成为魏晋玄学思想的重要人物。他曾写过两篇著名的论文《通老论》、《达庄论》,在社会政治观上主张"自然"排斥名教,想建立道家所说的"无为""无君"的社会。在哲学观上,阮籍赞同老庄""的观点,认为"达“的根本途径或基本方法即为"齐物"

不过他对儒学也并不一概排斥,如他在《乐论》一文中就充分肯定孔子制礼作乐对于"移风易俗"要性,认为"礼定其象,乐平其心,礼治其外,乐化其内,礼乐正而天下平"

阮籍的论说文,都是阐述其哲学观念的,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思想,如《通老论》《达庄论》《通易论》《乐论》等。这些论说文,都是采用"答客问"的辩难式写法,主人公则是"阮子""阮先生""先生",所以读者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为自己塑造的玄学家形象。文章注重结构上的逻辑层次,一般都首尾照应,论证逐层深入,善作抽象、本质的分析,体现了魏晋时期思辩方式的进步。它们的语言风格朴素凝重,不尚华饰,稍有骈化的痕迹。同时阮籍在其《大人先生传》中流露出较浓厚的仙隐思想,但无轻松闲适,飘然轻举的内容,而是充满苦闷,哀伤和孤独的情怀。

阮籍诗歌的主要成就是开创了五言组诗的先河。他的《咏怀诗》把八十二首五言诗连在一起,编成一部庞大的组诗,通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借古讽今、借景抒情,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对后世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晋左思、张载、陶潜(《饮酒》),南北朝刘宋的鲍照,北周的庾信,唐陈子昂(《感遇》),李白(《古风》)等人的五言长诗,无不是对阮籍《咏怀诗》的继承和发展。

阮籍的赋作也很出色,存世的作品有《清思赋》、《首阳山赋》、《鸠赋》、《猕猴赋》等。

意译:

阮籍精神交融于庄老玄学,羡慕孤鸿直上霞空。

他白眼对权豪、青眼对酒琴。

他喝得烂醉如泥来推辞逃避司马昭的婚媒,入凌空虚舞与恍惶中。

他是千古烁闪光芒的大诗翁,他的五言《咏怀诗》开创组诗先河,衷情叙咏了悲愤哀怨胸怀。

他以天地为家、拟与造化共同融合。

他写的《大人先生传》,朦胧地表达了他对仙隐的意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