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晋那些人和事(五十四)鲜卑其他部族(全)

(2022-09-19 20:21:33)

西晋那些人和事(五十四)鲜卑其他部族()

纵观

西晋那些人和事(五十四)鲜卑其他部族(全)西晋那些人和事(五十四)鲜卑其他部族(全)
西晋那些人和事(五十四)鲜卑其他部族(全)

西晋那些人和事(五十四)鲜卑其他部族(全)西晋那些人和事(五十四)鲜卑其他部族(全)
西晋那些人和事(五十四)鲜卑其他部族(全)西晋那些人和事(五十四)鲜卑其他部族(全)攻取金城,打败吕光的将军窦苟。

公元398年,乘后凉内乱衰弱之机,秃发乌孤夺取广武、西平、乐都、浇河、湟河等五郡,改称武威王。下一年,迁都乐都(今青海省乐都县),专力经营河湟地区,并令利鹿孤等宗族分镇各地,量才叙用汉、羌等各族豪门及"杰俊之士",使南凉政权得以逐渐完善和巩固。

这年八月,秃发乌孤因酒醉坠马而死,他的弟弟利鹿孤即武威王位,迁都西平。秃发利鹿孤加强与北凉联盟,以对付后凉。次年正月,南凉军队在三堆(今大通河南)战胜后凉,并包围其都城。

以后二年里,秃发利鹿孤继续对后凉用兵,三次打败后凉军队,掠地徙民而还。公元402年三月,秃发利鹿孤死,弟弟秃发傉檀继位,更号凉王,迁都乐都,改元弘昌。

公元404年,因后秦势力强盛,秃发傉檀被迫去除年号,向后秦称臣,以争取时间积蓄力量伺机反击。经过四年励精图治,秃发傉檀终于击败后秦军,复称凉王。

然而天意难测,连年降灾,以致南凉颗粒不收,上下饥窘。秃发傉檀企图率军抢夺乙弗鲜卑的粮食,留太子武台镇守乐都。西秦乞伏炽磐乘机袭取乐都,俘虏武台并南凉百姓万余户。秃发傉檀失去京城,部下又饥饿难以再战,无奈之下投降西秦,年终被西秦毒死,南凉就这样快速灭亡了。

南凉灭亡后,原秃发氏部大部分受西秦统治。后来西秦为大夏所灭,大夏又被被吐谷浑所灭,土谷浑又为北魏所灭,投降西秦的秃发氏几经周折又回到鲜卑政权统治下,最终与北魏拓跋鲜卑同被汉化,

秃发鲜卑的小部分贵族和部民则投归了河西的北凉。但北凉也被北魏灭亡,于是两部分秃发氏殊途同归。北魏明元帝因秃发、拓跋同源,拓跋氏已改姓“元”,就让秃发氏改姓""。源氏贵族在北魏地位显赫,后裔源乾曜曾担任唐玄宗的宰相。此外《新唐书·吐蕃传上》记载,秃发氏后裔是吐蕃王族来源之一。

秃发鲜卑建立的南凉,对河湟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利鹿孤和傉檀时代,奖励农桑,修筑扩建城镇,使之成为河陇最为繁荣地区。从苑川至乐都、西平经扁都口至张掖的这段河西路支线,曾招来了许多中亚商人和僧人,在中国和中亚各国交流上起了重要作用。金张掖、银武威的说法从那时起开始流传。

 

段部鲜卑发源于辽西走廊以东,是东部鲜卑的一支,也称段部鲜卑、段部、段国,是以鲜卑、乌桓族为主体,融合部分汉人和匈奴人而形成的一支游牧部落。

东汉中叶,段部鲜卑由辽东西迁,分布在辽西一带。曹魏末期,势力逐渐强大。至4世纪初,成为东部鲜卑(还包括慕容氏和宇文氏等)最强盛的部族,管辖范围西接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区),东临辽水。

据可考的文字记载,段部鲜卑的始祖叫段日陆眷,是个传奇性人物。早年在兵荒马乱中,被人掠卖乌桓首领库辱官做家奴。有一次,各部乌桓首领在幽州集会,其他首领身边的家奴都手拿痰盂(唾壶)侍候,唯独库辱官忘了带这东西,又不能当着其他首领面随地吐痰,只好把日陆眷的嘴当作痰盂使用。日陆眷面无难色,毫不犹豫"咕嘟"一声就把痰咽了下去,而且还朝西下拜,说道:"希望主人的智慧和福气都转移到我的肚子里来!"因此库辱官很是满意,对他另眼相待。后来渔阳地区发生了大饥荒,库辱官派日陆眷带领一队人马,到辽西寻找粮草或者自寻活路。日陆眷率众来到被废弃的汉朝城池令支,就以此为根据地,"招诱亡叛,遂至强盛",居然成为与慕容氏、宇文氏齐名的三大东部鲜卑之一。他死后,按照北方部族兄终弟及的传统,把部族交给了弟弟乞珍打理。

段部不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原始部落组织,而是以鲜卑段氏家族为主招集多个少数民族,以辽西为中心的政治集团。作为段部的核心,段氏是鲜卑贵族,但不是一个部落,而只是段日陆眷这个特定人物的兄弟子孙,是段氏家族。段部的部众,包括多个不同民族。部众之间,统治者与部众之间,没有普遍的血缘连系。

段部鲜卑第三位首领叫段务目尘,正逢五胡乱华之始。当时西晋幽州刺史王浚预计将天下大乱,想求向得外援,将其中一个女儿嫁给段务目尘,又向朝廷建议封段务目尘为辽西公,管理辽西郡。这个政权因此被称作"辽西公国",都城在令支(今河北迁安)。此时段部鲜卑"据有辽西之地,而臣于晋。其所统三万余家,控弦上马四五万骑。"成为晋朝在北方与其他民族作战的部队。

公元311年,段部鲜卑的第四位首领段疾陆眷石勒打败,归附了石勒的后赵政权。

东晋幽州刺史刘翰不想归降石勒,于是投奔段疾陆眷的弟弟匹磾,段匹磾就进驻入蓟城。这样段部就分成了两派,令支的段疾陆眷依附后赵、蓟城的段匹磾则忠于东晋。

公元318年正月, 段疾陆眷在令支去世,因其子尚年幼,他的叔父段涉复辰代立为首领。段匹磾得知兄长过世,立刻从蓟城起身回令支奔丧。 段末波对段涉复辰说:段部制度兄终弟及,段匹磾这次来令支,一定是为了继位。段涉复辰觉得有道理,就派主力出城严拒段匹磾。段末波却乘虚发动政变,杀了段涉复辰,立段羽鳞为单于。段羽鳞与段末波从此占据了段部鲜卑的发祥地令支。

段末波杀了单于段涉复辰后,出兵打败段匹磾段末波使用反间计,写信给刘琨,许诺让他做幽州刺史,共同对付段匹磾。送信人在路上故意被段匹磾的巡逻兵抓到,段匹磾一向很敬重刘琨,就把信给刘琨看。刘琨当即表态仍支持段匹磾。段匹磾准备就此作罢,但弟弟段叔军却说:"我们胡夷向来只配做晋朝臣民,只因这里我们人多势众,才能暂时统治这些晋人。我看这件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然万一是真,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了"

段匹磾被他说动心思,就把刘琨软禁起来。刘琨部下群情激愤,准备造反,情形一发不可收拾。此时东晋权臣王敦心怀异志,闻知此事,写信来劝段匹磾除掉刘琨。段匹磾于是声称奉朝廷旨意,处死了刘琨及其子侄四人。

段匹磾中了段末的反间计,做出这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大失人心。刘琨手下的谋臣将士都跑到了段末波那边,不少军民也大失所望,纷纷离去,段匹磾顿时陷入了孤立状态。北边令支有段末柸不断进攻骚扰,西南两方又有石勒大军进逼,幽州所辖诸城都被攻破,段匹磾率领铁杆部众退出幽州,投靠东晋乐陵太守邵续。两人并力合保乐陵,数败石勒军队。

不久段末波也来参与攻打,段匹磾最恨段末波,愤而出击,打败段末柸,一路追到蓟城。但后方空虚石虎带领大军攻占乐陵。段匹磾又陷于孤军作战境地。苦苦支撑到第二年三月,段匹磾战败被后赵军俘虏。

石勒对段匹磾很敬重,封他为冠军将军。但段匹磾始终不给石勒好脸色看,经常身穿晋朝官服,手拿晋朝节杖。一年后,石勒怕段氏旧部密谋起事,就把他们一起杀害。

公元325年三月,段末波死去,由弟弟段牙接位,那是个草包。而辽东的慕容鲜卑却换了个厉害角色慕容廆为首领,初建前燕。建议段牙放弃令支迁都他地,段牙居然乖乖同意,引起部落上下怨恨。12月,段日陆眷的孙子段辽借此发动政变攻杀段牙,掌管大权。

段辽是个好肇事的角色,他继位后段部屡次侵反前燕后赵,处于两线作战的境地,哪还会有好果子吃?公元 3383月,段部主力中慕容廆埋伏被歼。段辽实力大损,放弃令支逃往密云山。12月,段辽诈降后赵,同时又投降前燕,与前燕密谋,在密云山伏击后赵前来受降的部队,帮助前燕第一次打败后赵。

不久,段辽又密谋反叛前燕,慕容廆诛杀段辽及其党羽。这以后,段部鲜卑曾有过两次复兴机会。段辽的侄子段龛趁冉闵灭后赵之机于广固自称齐王,不久归降东晋,被封齐公,其势力控有整个山东半岛一带,颇为强盛。而段末波的儿子段勤也一度在于绎幕(山东省平原县)自称赵帝。这两股段氏势力后来分别被前燕所灭,段勤、段龛投降后终为前燕所杀,段部鲜卑自此灭亡。

如前所说,段部鲜卑并不是一个血缘同源的部族,而段氏政权也没有列入五胡十六国中,所以世家也就不研究段氏后世的具体去向,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早就融入了今天的中华民族之中。

 

对宇文氏的了解,不少同胞和我雷同,源自小说《说唐》。隋炀帝曾对着铜镜自言自语,这颗大好头颅,谁来砍去?结果是奸相加逆贼宇文化及把他的脑袋砍下来了。宇文化及的儿子宇文成都,使一柄四百斤重的鎏金铛,乃当时天下第二条好汉,死于第一好汉李元霸之手。

小说毕竟是小说,不可全信。相反,隋朝杨家,篡政于北周宇文氏,倒是千真万确的。南北朝的北周,是一统华夏北国的笑到最后者,是鲜卑宇文氏的巅峰。它的开国皇帝宇文泰,可谓神文圣武,天纵英明,他的业迹,将在《南北朝那些人和事》里重点介绍。但在两晋十六国时代,宇文鲜卑部确实平平淡淡乏善可陈。

宇文鲜卑是晋代鲜卑六大部落之一,祖先源于阴山南麓。宇文部的风俗、语言,与鲜卑其他部落有很大差别,比如说宇文部男子流行髡头,即把旁边的头发剃光,仅留头顶部分“以为首饰,长过数寸则截短之。“,其他鲜卑部落则多为索头,即留全发梳成很多小辫子披盖在头肩部。女子穿连衣裙袄,而其他鲜卑部落则上衣与裙子分穿。这些显著不同与宇文部的族源密切相关,史学家认为,宇文部并不纯起源于东胡-鲜卑族群,而是由鲜卑族与加入鲜卑的匈奴人融合而成。西晋那些人和事(五十四)鲜卑其他部族(全)西晋那些人和事(五十四)鲜卑其他部族(全)西晋那些人和事(五十四)鲜卑其他部族(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