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zgadxf01
zgadxf0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439
  • 关注人气: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晋那些人和事(五十四)鲜卑其他部族(3)

(2022-09-18 20:30:50)

西晋那些人和事(五十四)鲜卑其他部族(3)

纵观

对宇文氏的了解,不少同胞和我雷同,源自小说《说唐》。隋炀帝曾对着铜镜自言自语,这颗大好头颅,谁来砍去?结果是奸相加逆贼宇文化及把他的脑袋砍下来了。宇文化及的儿子宇文成都,使一柄四百斤重的鎏金铛,乃当时天下第二条好汉,死于第一好汉李元霸之手。

小说毕竟是小说,不可全信。相反,隋朝杨家,篡政于北周宇文氏,倒是千真万确的。南北朝的北周,是一统华夏北国的笑到最后者,是鲜卑宇文氏的巅峰。它的开国皇帝宇文泰,可谓神文圣武,天纵英明,他的业迹,将在《南北朝那些人和事》里重点介绍。但在两晋十六国时代,宇文鲜卑部确实平平淡淡乏善可陈。

宇文鲜卑是晋代鲜卑六大部落之一,祖先源于阴山南麓。宇文部的风俗、语言,与鲜卑其他部落有很大差别,比如说宇文部男子流行髡头,即把旁边的头发剃光,仅留头顶部分“以为首饰,长过数寸则截短之。“,其他鲜卑部落则多为索头,即留全发梳成很多小辫子披盖在头肩部。女子穿连衣裙袄,而其他鲜卑部落则上衣与裙子分穿。这些显著不同与宇文部的族源密切相关,史学家认为,宇文部并不纯起源于东胡-鲜卑族群,而是由鲜卑族与加入鲜卑的匈奴人融合而成。

正史《周书》中记载宇文部最早起源于神农氏,应该有神话传奇之嫌。史家的一般看法认为,公元一世纪时,北匈奴被东汉击走西迁,留在漠北的部众东迁与鲜卑人混居被同化,形成了宇文鲜卑族群。在这期间,该部曾参加鲜卑首领檀石槐的部落联盟,首领成为鲜卑东部大人,从此这个族群被认可为鲜卑部落。

《周书》记载,宇文部鲜卑的形成要追溯到一位叫葛乌菟的首领,他雄武多算略,周围的十二个鲜卑小部落都仰慕他,奉他大人。

而部落名称的来历更富有神奇色彩。葛乌菟的后代普回,在一次打猎时拾到三个玉玺,上有"皇帝玺"字样,普回认为是上天授与该部落的。当时该族的语言中称天为"",称君为"",所以普回自称部落为宇文国,并以宇文为自己姓氏。

到了普回之子宇文莫那时代,宇文部才从阴山南迁至辽西西拉木伦河老哈河一带,被后来南北朝的北周尊为献侯,并奉为宇文鲜卑的始祖。

宇文莫那之后数代皆默默无闻于史。一直到西晋时期才有记事。那时宇文部与拓跋部关系密切,二部常结秦晋之好通婚。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后,都曾依附于势力强大的后赵。相反,宇文部与慕容部之间却是不断争斗,但连续四代宇文部首领宇文莫圭宇文逊昵延宇文乞得龟宇文逸豆归都被慕容部打败。公元345(据《魏书》),在一次决战中,宇文部终于被慕容氏的前燕灭亡,部众被迁移后分散到各处,为其他民族所融合。

然而星星之火,终可燎原。宇文部鲜卑虽然消散,但宇文氏并未完全消失于历史舞台。宇文鲜卑在南北朝时发展成库莫奚族,诞生出大英雄宇文泰,长期主政西魏,荡平北方列国,并篡政西魏建立北周,奠定了隋唐统一中国后长治久安的基础。库莫奚族于隋朝后期被称为奚族。而宇文鲜卑的另外一支迭剌部,也在唐末发展成契丹族。契丹这一称呼,至今仍被俄罗斯等当作中国的别称(俄语中国叫Китай,音同契丹),可见其对中国历史影响之深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