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那些人和事(五十一)鲜卑慕容氏(7)纵观
(2022-09-05 05:58:31)纵观
北魏拓跋珪听中山内乱,就派将军长孙肥带领轻骑七千潜袭中山,攻入外城。慕容麟忙集军拒战,魏军败退。慕容麟率军追击,魏军反攻,互有伤亡,各自退兵。
拓跋珪移驻常山九门,再图进攻中山,却逢大疫,将士多半思归。拓跋珪对众将道:“我决心拿下中山,再作归计。今虽全军遇疫,病死多人,但四海之内,人民众多,无处不可立国,只要我抚驭有方,谁不悦服?因此我的决心不可动摇。”
诸将不敢再言退军。拓跋珪即令大军再袭中山,割取城外禾稻而还。中山失去粮食,慕容麟不能安居,只得撤离中山,退守新市。
拓跋珪又进军新市,太史令晁崇对他说:“纣以甲子亡,后世称甲子日为疾日,今日正当甲子,不宜出兵。”拓跋珪笑道:“纣以甲子亡,周武不以甲子兴么?”随即行军到新市城外。慕容麟心虚,又退守派水,魏兵不依不饶追来,慕容麟不得已开营交战,二万人死了九千多,逃散一万多,单剩得数十骑,随慕容麟逃到邺城。
慕容麟向慕容德献策道:“魏兵既克中山,必来攻邺,邺城大而难以处处设防,恐难坚守,不如南赴滑台,较为万全。”
慕容德感到有理,就南迁滑台。其实邺城大而难守,但攻者也需要更多兵力才能包围,无故放弃邺城,使后燕大失民心,在政治上是大大失策。
到了滑台,慕容麟向慕容德劝进,慕容德依兄慕容垂故事,自称燕王元年,摄行帝制,这是南燕的基础。慕容麟因河间常有麟现,以为与自己名字相应,定能君临燕土。他劝慕容德迁都称帝,是想让慕容德为傀儡,将来废德自立。哪知他这位叔叔也是厉害角色,且从小看慕容麟长大,深知慕容麟为人,自然处处提防他,终于拿到了慕容麟谋逆的证据,将他赐死。慕容麟嗜权谋权半生,终归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不得善终,可作嗜权者警钟。
而慕容宝还未知慕容德称帝,封他为宰相,他也虚与周旋说“魏军已返,中原空虚,正好及时收复。”慕容宝正好有心规复国土,就拟南征。慕容农和慕容盛认为:如今刚完成北迁,兵力疲弱。魏寇新得中山邺城,气盛未可与争,不如养兵观隙,更俟他年。但慕容宝这回又盲目自信,说:“我计已决,敢谏者斩!”命慕容盛留守龙城,慕舆腾为前锋,慕容农任中军元帅,自己为后军,自龙城依次出发。
然而多数将领不愿征战。慕容宝的卫队军官段速骨、宋赤眉是慕容隆旧部,趁机纠众作乱,要求让慕容隆儿子慕容崇为主帅,杀死慕容宙等。慕容宝率十余骑逃到慕容农大营,商议回师讨伐叛军。谁知军心已散,纷纷丢弃武器逃走。慕容宝只好退还龙城,叛军尚在后面追赶,幸亏慕容盛引兵接应,慕容宝才得进入龙城。
叛军进逼龙城。慕容盛募民为兵,登陴奋力拒守。叛军人数虽多,但骨干不过百人,余众并无斗志,攻城不力。但城内又起乱源,尚书兰汗是慕容垂小舅,又是慕容盛岳父,这时他起了歹心,与叛军通谋,所以叛军有恃无恐,日夕鼓噪,威吓城中。
叛军又表示愿意和谈,引诱慕容农出城招抚。慕容农潜自夜出,企图抚平叛乱,反被叛军拘留。翌晨叛军攻城,守军伤毙叛军百余人。忽见叛军牵出慕容农劝降,守军本恃慕容农为重,忽见慕容农被俘,骤然一哄而散。叛军缘梯登城,纵兵杀掠。慕容宝等轻骑向南逃奔蓟城。
叛军起先不敢杀慕容农,甚至有人想以慕容农取代慕容崇,慕容崇的亲信就杀死了慕容农。
但兰汗并非真心助叛,而是阴谋篡政。这时突然率军袭击慕容崇,只半日就将叛军骨干百余人全部杀光。当下废黩慕容崇,奉太子慕容策监国,且派使者迎接慕容宝北归。
接见兰汗的使者后,慕容宝立即想回龙城,被慕容盛等俱劝阻,改从小路来到邺城。邺城军民很愿意留奉慕容宝,慕容宝却不同意。继续南下黎阳,派使者召北地王慕容钟接驾。慕容钟是慕容德的从弟兼劝德称尊的功臣,当然立即禀报慕容德。
慕容德老谋深算,召集僚属商议对策,他欲擒故纵说道:“大家为社稷着想,劝我摄政,我暂从群议,聊系众心。今天嗣主南来,我将具驾奉迎,谢罪行辕,然后角巾还第,不问国事,卿等以为何如?”
部下要保全富贵,当然反对,搬出理由是:天下大乱,断非庸材所能济事,慕容宝暗弱,不足绍承先绪,陛下若蹈匹夫小节,舍天授大业,恐威权一去,身首不保,社稷宗庙,岂尚得血食么?
将军慕容护说得更加露骨:“慕容宝不达时宜,委弃国都,自取败亡,何足崇恤?史有为子拒父成例,孔圣《春秋》不以为非。况陛下为慕容宝叔父,难道叔不可拒侄吗?”
慕容德的目的正是要由部下说出这些理由。这时他又故作长考,半晌才道:“古人逆取顺守,终欠合理,所以我还在犹豫之中,难以决断呢。”会商结果,是派使者去见慕容宝,探明虚实再作决策。
使者尚未到达黎阳,慕容宝已从砍柴人处探明消息,知道慕容德僭号称帝,料知必不相容,便回身北去。慕容德乐得从此与慕容宝公开断绝君臣关系。
慕容盛护驾父皇,攻占翼州,在钜鹿遍谕豪杰起兵迎驾,约期会集翼州,规复中原。慕容宝偏偏又鬼迷心窍,说兰汗祭祀燕室宗庙,举动近理,就想北还龙城,不肯再留冀州,于是召盛速还,即日启行。到石城后,派李旱先去龙城探明情况。
兰汗遣左将军苏超到石城接驾,极力陈说兰汗忠诚。慕容宝信以为真,不待李旱返报,就从石城出发。慕容盛流泪固谏,慕容宝只答应慕容盛在后徐行。
慕容宝归心似箭,龙城军民听说皇帝将归,倒也皆大欢喜。这民心军心引起兰汗恐惧,想亲自出迎谢罪,被兄弟们同声劝阻。兰汗就生变志,派弟弟加难率五百骑出迎,又紧闭城门禁止出入。加难见到慕容宝,拜谒甚恭。慕容宝于是坚信不疑,昂然前行。又行了十余里,加难忽然喝令骑士逮捕杀害慕容宝的侍卫官。宝至此悔之不及,只好随加难同入龙城。加难让他寓居宫外,派兵监守。到了夜间,派人将慕容宝拉裂而死。兰汗闻报后,又杀太子策及王公卿士以下百余人,自称大都督大单于大将军昌黎王,改元青龙,沐猴而冠了。
慕容盛在城外闻变,拟入城奔丧,将军张真极力劝阻。慕容盛分析道:“我如今拼死告求,示以哀穷,兰汗性愚识浅,必会顾念女儿不忍害我。只需旬月,我就能安排妥当,便足以报仇伸志了。”
于是他先安排妻兰氏进求母亲,为盛求免。兰汗妻子乙氏,见女儿涕泣哀请,自然代为求情。兰汗见一妻一女宛转哀鸣,免不得心肠放软。但他的兄弟主张斩草除根,免留隐患。乙氏母女又向伯叔叩头,苦苦哀求。兰汗终于松口道:“我可以不杀女婿,但你们要告诉他,必须怀我恩德,不记我仇嫌。” 兰氏当然答应。
于是慕容盛进城奔丧,见到兰汗匍伏叩首,且泣且谢。兰汗还道他诚心归附,一再劝慰,且谎言慕容宝确实自尽,决非加害,并马上为慕容宝隆重治丧,让慕容盛及宗族亲党送葬,又封慕容盛为侍中兼光禄大夫。
但兰汗的兄弟仍不相信慕容盛,屡次劝兰汗杀慕容盛,兰汗始终不同意,兄弟间有了隔阂。
兰汗的哥哥极其骄狠荒淫,行为超逾礼法,甚至与兰汗见面时也往往恶言恶语。慕容盛乘机挑拨,往火上添薪加油。当时龙城数月不下雨,自夏及秋异常亢旱。兰汗疑心是因为得罪燕祖之故,就每日到燕太庙中顿首拜祷,又向慕容宝神主叩陈前过,把罪行统统推在兄弟二人身上。他的兄弟闻讯怒不可遏,竟擅领本部将士袭击兰汗的亲信部队。
兰汗大为惊骇,派长子兰穆出讨叔伯。穆临行时密语汗道:“慕容盛与我们有杀夫夺国大仇,是心腹大患,先宜除去,再平内乱未迟。”兰汗半疑半信,就召慕容盛进宫,视情加诛。慕容盛妻子兰氏稍有所闻,立即告诉老公。慕容盛就装病杜门不出。兰汗也就不追究了。
后燕大臣李旱、卫双、刘忠、张豪、张真等,本与盛有旧交,兰穆却引为腹心,让他们监察慕容盛,哪知反而提供了他们与慕容盛连络的方便。兰穆击破叔伯的叛军,兰汗大飨将士,欢宴终日,父子俩喝得酩酊大醉。慕容盛趁夜起事,率家将直扑东宫,李旱等已先等着,立即斩关入室寻找兰穆。兰穆醉卧未醒,被李旱等手起刀落砍下脑袋。慕容盛以兰穆首级徇示东宫守卫,守卫大都踊跃赞成政变,就听从慕容盛指挥,进攻兰汗寝宫。兰汗梦中惊醒,遥见门外一片火光渐近,亟呼卫卒保驾,但卫卒已逃得不知去向。他想返逃躲避,两腿却抖嗦不停,那乱兵已近身边,劈头一刀,一道阴魂,随长子兰穆同登森罗殿与慕容宝打官司去了。
兰汗还有两个儿子,慕容盛连夜派李旱、张真诱袭诛杀。兰汗的兄弟更不在话下,也同日受戮。军民对此口服心悦。但有件薄幸负义之事,就大失人望了。慕容盛得以复燕,半由妻子兰氏营救之功。事成之后,慕容盛却借口妻子是叛逆之女,当联坐死罪,拟遣她出宫并迫令自尽。亏得故献庄太子的寡妃丁氏从旁力争,极言兰氏相夫有功,如何以怨报德?说得慕容盛理亏词穷,不得不收回成命。但后来慕容盛登上大宝,仍不立兰氏为皇后,终难免为人讥讽为薄幸负义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