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那些人和事(五十一)鲜卑慕容氏(4)
(2022-09-02 05:53:17)西晋那些人和事(五十一)鲜卑慕容氏(4)
纵观
老天也厌憎慕容氏兄弟相残,同族火拼。慕容垂消灭西燕慕容永后,很快就转盛为衰。
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慕容垂留下了一内一外两大隐患。其内部隐患,就在于慕容氏好内斗。慕容垂的兄弟子侄辈可谓人才济济,如慕容垂异母弟慕容德,儿子慕容宝、慕容麟、慕容农、慕容隆,侄子慕容楷、慕容绍。这些人在平定北方时各自叱咤一方,战功显赫。慕容垂在世,尚能控制他们,一旦弃世,太子慕容宝虽有才智,但这六人个个不比他弱,都不是省油的灯,就埋下了祸乱。
后燕的外部隐患来自北魏。拓跋珪在后燕支持下驱走铁弗匈奴,掠夺到数以百万计的牛羊马,势力大增,有了问鼎中原的雄心。公元388年八月,拓跋珪派堂兄拓跋仪前往中山探听后燕虚实。拓跋仪回来对拓跋珪说:燕国皇帝年老,太子暗弱,慕容德等又都很自负,不会安于做少主的臣子。只要慕容垂一死,燕国必有内乱,到时候天下自然是我们的。拓跋珪便暗中积蓄力量,以待天时。
但双方很快就提前撕破脸了。当时慕容垂年已衰老,慕容氏子弟分持政务,要求北魏进献良马,拓跋珪不给,后燕就强行扣留了北魏使臣拓跋觚。以此为导火索,双方断绝了外交。两年后,后燕军攻打西燕,拓跋珪积极出兵援助西燕,此事更令慕容垂恼火。
公元395年五月,在慕容宝等人的怂恿下,慕容垂派慕容宝、慕容农、慕容麟率领大军八万伐魏,又让慕容德、慕容绍另率步骑兵一万八千人做后援。拓跋珪不甘示弱,双方大军在五原黄河两岸对峙。
拓跋珪派人截获后燕传送消息的信使,使慕容垂的消息连续几个月都传不到慕容宝处。拓跋珪又让抓来的后燕信使到黄河岸边喊话:“你老爹已死,还不早早回去!”以此动摇慕容宝的军心。
相持了近一个月,后燕军队后勤艰难,骄兵变成了羸兵。这边拓跋珪则悄悄派拓跋遵率领七万骑兵绕到了燕军东南面的退路上。
而后燕军队却发生内讧。慕容麟部下慕舆嵩以为慕容垂真的死了,就谋划聚众政变拥立慕容麟做皇帝。事情败露,慕容宝把慕舆嵩杀了,慕容宝和慕容麟兄弟则由此互相猜忌。
后燕军支撑到了十月底,此时五原地区已是寒风凛冽,慕容宝下令烧掉渡船撤军。当时黄河并未结冰,慕容宝认定魏军没有足够船只,不可能渡河追击,无须采取任何防备措施,燕军缓缓向东撤去。然而燕军撤退后的第八天,天气暴冷,河水迅速冻合,拓跋珪连夜点起二万精锐骑兵,全速冲过黄河,朝着燕军撤退的方向追去。
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的后燕军队走到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岱海),已近傍晚时分。一阵大风平地而起,一道黑气如长堤一般,自燕军身后席卷而来,迅速笼罩了整支军队,给士兵们本已脆弱的心灵又添上阴影。随军僧人支昙猛的向慕容宝进言:“狂风暴虐,是魏兵将到的征兆,我军应作好抵御准备。”满以为魏军早被抛下很远的慕容宝只笑不答,慕容麟则轻蔑地说:“以我军的强盛,小小索虏(北燕人骂北魏为索虏)岂敢远道追来?”支昙猛哭谏道:苻坚百万雄师,大败于淮南,正是恃众轻敌,不相信天道的缘故啊!慕容德也劝慕容宝听从支昙猛的意见,慕容宝才让慕容麟带三万骑兵殿后。
但慕容麟根本不信“索虏”胆敢追击,放纵士兵四处游猎,不作任何设防准备。魏军昼夜兼程追赶,终于在参合陂西面发现敌踪。燕军却毫无知觉,在参合陂东边的蟠羊山南面依水扎营做晚炊。拓跋珪连夜部署劫营,兵衔枚,马束口,在夜色里向燕军靠近,于日出时分全部登上蟠羊山山顶。这时燕国军队正懒洋洋地走出营寨,准备继续撤退,听到鼓角声,猛然抬头只见排山倒海般冲下山来的北魏骑兵。燕军顿时大乱,相互践踏而死的数以万计。拓跋遵又在燕军退路上处处拦截,燕军斗志全失,残余四五万人放下武器束手投降。慕容宝、慕容农、慕容麟、慕容德等人凭着马快,才捡回性命。慕容绍则不幸战死。
拓跋珪大获全胜,起先他想借机招揽人心,释放所有俘虏。然而他的将领对后燕心有余悸,怕这些俘虏回去后又会成为后燕军人,就要求拓跋珪下一道命令,将四五万后燕俘虏全部活埋了
慕容宝回到中山,向父亲陈述失败惨状,竭力主张再次伐魏。慕容德也说:“索虏打了这场胜仗,已经看不起太子了,如果陛下不以神武把他们制服,只怕后患无穷。”七十岁的慕容垂想为身后燕国谋取生存空间,决定亲征。他调集旧都龙城的精兵来到中山,准备次年大举西征,攻打北魏。
公元397年三月,慕容垂率军秘密出发,凿开太行山道,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北魏的大同城下。拓跋虔的三万军马驻守此地。慕容垂派慕容农和慕容隆率领龙城精兵充当前锋,突袭平城。北魏守将拓跋虔毫无防备,仓促应战,哪里是燕国战斗力最强龙城兵对手?拓跋虔战死,残部全部被后燕收编。
拓跋虔是拓跋珪的弟弟,在北魏有很高威望,他的死讯传来,拓跋珪大惊失色,北魏各部落也都三心二意,一时不知往哪里逃为好。
然而天平又一次向北魏倾斜。燕军来到昔日战场参合陂。万人坑上泥土犹新,曾经生龙活虎的四五万士卒已成堆积如山的尸骨,无数冤魂仿佛还在山间飘荡。燕军设下祭坛,死难将士的父兄一起放声痛哭,声音响彻山谷。白发苍苍的慕容垂面对此情此景,心中又愧又恨,再也无法坚持下去,一口鲜血喷了出来,只得乘马车回到大同城外休养,后燕的前锋也只好全部撤退。拓跋珪得以喘气机会,便从容引兵退回阴山。
慕容垂在平城休养了了十天,不见身体好转,就匆匆返回都城,归途中病逝于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终年七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