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小小野战兵
(2012-11-10 18:19:04)
标签:
杂谈 |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
活动内容:小小野战兵
组织教师:岳红娜
活动班级:大班
设计意图:
今年我园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小课题作为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已经开题,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们所开展的活动不能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活动组织过程的随意性大等问题。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园户外活动,带动全体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合作意识、探索精神、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各方面意识的培养,提高体育活动的有效性,特开展此活动。
教育功能:
1、在创设的情境中练习走、跑、跳、钻、爬、扔等基本体育动作,逐步提高腿部、手部的力量及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2、在游戏中提高规则意识和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充分体验体育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3、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索,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游戏种类: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5——6岁幼儿动作发展的具体要求,从爬(膝盖着地爬、匍匐爬)、跳(双脚跳、单脚跳)、跨、走、跑、投掷等方面从易到难、动静交替设计游戏。
①小小坦克兵:膝盖着地爬行,需要注意引导幼儿双手双膝着地沿直线爬行。
②冲过封锁线:匍匐爬行,需要注意引导幼儿运用胳膊和腿部的力量爬行。
③跳竹竿:分三部分,一是双脚跳、二是跨越、三是民间游戏“跳竹竿”将单脚跳、双脚跳相结合,又考验幼儿间的相互合作。注意引导幼儿掌握好竹竿开合的节奏。
④穿大鞋:注意引导幼儿和同伴相互配合步调一致。
⑤打空罐:注意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指导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是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帮助者和引导者……”,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注重淡化教师的角色,强调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在与同伴的共同探索、相互合作、竞争、游戏中寻找到体育活动的乐趣,进而达到锻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