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每天一点古文化
每天一点古文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675
  • 关注人气:6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三滥”原指古代粮食加工的过程,为何演变成了贬义词?

(2017-04-12 14:06:08)
  我们说一个人手段卑劣,往往会称其为“下三滥”手段,有时候也叫“下三烂”,指下贱和没有出息的人。那么下三滥具体指哪三滥呢?下三滥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下三滥”原指古代粮食加工的过程,为何演变成了贬义词?

  其实“下三滥”这个词源于古代磨面粉时的过程。在古代没有机器,人们吃粮食首先要把粮食(麦子、大豆、玉米等,谷黍类除外)磨成面,这个把粮食磨成面的过程非常辛苦费力,有牲口的用牲口拉着磨(比如用驴拉),没有牲口的就只能用人推。磨面的过程也叫推磨,相信很多80后的农村人都还有推磨的记忆。

  把粮食磨成面粉需要磨很多遍,磨盘上被轧过的粮食被收起,放在筛子或萝筛里面,把成面粉的部分筛出来,这一个循环叫“一烂”。还没成面粉的部分接着放回去磨,就成为“第二烂”,一般情况下,两遍或者三遍就可以把粮食完全碾碎,通过萝筛将面粉和粮食的皮或壳完全分离。
“下三滥”原指古代粮食加工的过程,为何演变成了贬义词?

  这里说的烂就是把粮食都碾碎了,大概是因为将完整的东西(粮食)轧碎了,这也符合“烂”的本意。通过三烂把粮食中的面粉分离出来,剩下的部分一般叫糠或者麸,这些糠或麸就称之为下三烂的东西,这些东西说白了就是谷物的表皮,没有多少营养价值,农民常常用来作为牲口的饲料。因此下三烂便延伸为“不是好东西”或“不是正经东西”。

  由于古代社会将人分为三教九流,所谓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三家,而九流有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上九流即一流佛祖二流仙 三流皇帝 四流官 五流烧锅 六流当 七商 八客 九种田;中九流即一流举子 二流医 三流风水 四流批 五流丹青 六流相 七僧八道 九琴棋;下九流为一流巫 二流娼 三流大神 四流帮 五剃头 六吹手 七戏子 八叫花子。
“下三滥”原指古代粮食加工的过程,为何演变成了贬义词?

  有一种说法说下三滥为九流中的下九流,包括娼妓、书生、乞丐等,因此下三滥有时候也叫下九流,所以下贱,没出息的人的卑劣无耻的做法就被称为下三滥手段。

【开心一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