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卓育英才:你催他,甚至打他,却不知缺乏耐心的父母,对孩子来说有多恐怖?

(2020-12-11 10:01:24)

前几天,朋友和我说了同学聚会上的一件事,让她备受感触。

有位同学带着两个5、6岁的孩子参加聚会,在酒店不停地叫妈妈,一直问问题。

从1+1为什么等于2,到好吃的饭菜是怎么做出来的,简直就是现实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妈妈却始终心平气和,有问必答。

全程妈妈嘴里没有“闭嘴”和一丝不耐烦。

朋友说,要是我的孩子,这么问我,直接巴掌就呼过去了。

简直是鲜明的对比,现实中,虽然没有那么多动手的父母,但是吼骂却很多常见。

对孩子,有多少父母能做到如此有“耐心”?

答案肯定不是很乐观。父母带孩子越久,耐心消失的就越透明。

01

缺乏耐心的父母,对孩子来说有多恐怖?

没有哪位父母想对孩子发脾气、大吼大叫。

可事实却是,这样的场景在无数家庭中几乎天天都会上演,说起来,也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

孩子磨磨蹭蹭起床、拖拖拉拉写作业的时候;

孩子因某件事不听话,顶嘴的时候;

孩子不小心算错数学题的时候。

在无数个这样的瞬间,家长的耐心渐渐消散,紧接着便是一顿狂风骤雨似的斥责、打骂、甩脸色。

不管有没有效,先把怒气怨气撒出去再说。

前几天,一位妈妈发布的自己家“熊孩子”写作业视频,引全网公愤!

https://p8.itc.cn/images01/20201211/441581c8846d4f4ba83caf5ca1364c88.png

视频里的小男孩看起来不大,因为作业没有写完,崩溃地求助妈妈:“你能揍我4下,让爸爸别揍我吗?”

妈妈一边录视频,一边回复孩子:“这是爸爸跟你的约定”,并要求孩子,再坚持10分钟。

视频中孩子抹着眼泪,一个劲儿地求妈妈:“我坚持不了了。”

妈妈看不到孩子的痛苦,反而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感到自豪。

换位思考一下,那个孩子心里该有多么绝望!

我们经常吐槽,陪写作业是道“送命题”,大人有可能血压高、跳楼、心梗......

可是那个被陪写作业的孩子,何尝不是忍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暴力,被吓得魂飞破散、神不附体!

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缺乏耐心,无关乎孩子行为的对错,只是内心的矛盾、症结刚好被孩子触发了。

孩子的行为引发了父内在的焦虑,加剧了父母对孩子的不满。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没耐心”,恰恰是对自己没耐心而已。

02

耐心,就是父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许多时候,耐心不够,是因为我们的焦虑,忘了“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

譬如说我的邻居。

她家的孩子五岁就报了英语班,期初的几天完全跟不上,就连最基本的握笔姿势对她来说都难如登山。

邻居手把手教了她几天,磨破了嘴皮,也打了她好几顿,孩子却仍旧没有丁点进步,甚至哭闹着不愿上学。

她就认定是孩子不用功,不努力!因为看到别人学习的挺快的,怎么到她家就不行了呢?

http://p4.itc.cn/images01/20201211/4534f9bb5d04427c9363974070362603.jpeg

最后邻居还向其他父母讨要经验,得到的答复是一致的:

“别着急,慢慢来。我们孩子那时候都是这样的,不要打骂孩子,过段时间她自然就会写的。”

除了等待,别无他法。之后邻居不再打骂,只是一遍又一遍耐心地教,急躁之心也渐渐坦然起来。

一个月之后,孩子果然可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相较于之前进步很大。

现在邻居回想后说:

“现在想想,起初的确是我太着急了,妄想着孩子一夜之间就能识文断字或者满腹经纶,却忘记了这本就违背了孩子自然成长过程。”

所以请多一点耐心,孩子的世界比我们慢!

陪伴孩子学习耐心一点,让他们慢慢来过。

03

教育孩子,父母如何保持耐心?

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慢过程,耐着性子,不骄不躁,平和地陪着孩子慢慢成长,往往更能看到美好的结果。

但持续保持耐心,确实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所以为人父母可以怎么做?

1、放下焦虑,回归平静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亲子教育调查现状》显示:

87%左右的家长承认自己有过焦虑情绪,其中近20%有中度焦虑,近7%有严重焦虑。

这种焦虑,让无数家长和孩子都处于连轴转的水深火热之中。

真正好的养育方式,从来都不会充满压迫、让人窒息,它应该是放松的、从容的,润物细无声般挖掘孩子内在的潜能,引导他们自己去认识世界。

http://p2.itc.cn/images01/20201211/43bbc43048814a959e130dbf51a017cc.jpeg

2、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做的不够好的时候,父母要做的,应该是温和地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朝他发了脾气。

千万不要小看情绪的能量,一旦父母被情绪所控制,就会化身魔鬼,行为就不受控制,很可能给自己和孩子带来不可无法预料的灾难。

爸妈的好情绪,才是给一个孩子最好的教育。

3、让自己和孩子试着慢下来

如今的父母,眼中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一直在拼命拽着自己的孩子快点长。父母总是想让孩子“快”,于是就不停地催促,耐心真的成了父母们的奢侈品。什么样的土壤就会长出什么样的果实,父母没耐心,孩子也会陷入焦虑。

慢工出细活,慢慢来的父母,打造出的孩子也必然是精致的,专一的,睿智的,优雅的。

毕竟,时间粹炼和检验出来的都是精品。

卓育英才:你催他,甚至打他,却不知缺乏耐心的父母,对孩子来说有多恐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