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卓育英才|女儿太叛逆,爸爸发圈求助:亲子关系崩溃的家庭,都是没有做好这四点

(2020-11-27 10:57:35)

你有多久没有和孩子,心贴心的聊天了?

昨天朋友发圈求救,女儿很反感我,不愿跟我沟通,咋办?

他家女儿今年上初二,已经表现出很强烈的逆反心理,几乎到了厌烦父母的程度。

在家里,女儿和父母的沟通,几乎为零。

尤其是,和她说学习问题时,一提就火!

朋友觉得,他算是一个三观正的好父亲,从小就宠着女儿,假期还会带她去旅行。

孩子的行为,让朋友倍感疲惫,内心煎熬,却无法改变现状。

他们彼此就像被下了魔咒,既无法挣脱,更无法破解,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https://p5.itc.cn/images01/20201127/1a562ca3a5754c37b85be5aa43d49bd7.jpeg

曾经对父母依赖、亲昵的“小棉袄”,如今变成动不动就跟父母争锋相对的“死对头”。

亲子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关系不在一切都是不复存在的。

父母想要获得高质量的亲子关系,需要掌握以下几个秘诀,让你和孩子关系更进一步。

01

不要读错孩子的需求

毫无疑问,每位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爱”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发自内心地看见孩子,读懂孩子。

能读懂,就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第一道屏障。

善于沟通的父母都是孩子语言的“翻译官”。

反之,如果父母读不懂孩子的需求,那孩子只会越来越叛逆。

今天朋友找我来抱怨,说现在的孩子太难管教了,拿句话说的不对,孩子就摔门!

原来上高一的儿子刚回来,就跟妈妈抱怨说:

“我只犯了一点错,老师就抓住不放。不仅在班里批评,还被叫到办公室里训,可成绩好的孩子犯了同样的错误,他却只稍微提醒一下就算了,太不公平了......”

妈妈还没等孩子说完,就批评到:“老师花这么多时间教育你是为你好!再说了,你如果把成绩搞上去,他也不会管你这么严。”

儿子听了立刻生气地说:“什么事你都往成绩上扯!这跟成绩有什么关系?”

然后转身就回了房间,还“啪”地一声关上门。

朋友最后还反问我:“我说的没错吧?他怎么就不理解呢?太不懂事了!”

我对朋友说,你完全可以改变事态的走向,只要能够准确体会孩子传达的意思,就可以避免冲突的发生。

http://p5.itc.cn/images01/20201127/c885e3b8beb9421c85dd7986b6ba1129.jpeg

孩子说这番话不是不认错,也不是抵触老师对他的批评教育,而是对老师的处理方式有意见。

所以孩子生气的原因不是不理解妈妈的苦心,而是无法接受妈妈读错自己的真正意思。

读懂秘诀在于认真倾听。

一个懂得倾听的父母,才能真切地感受和把握孩子的喜怒哀乐,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

02

不要敷衍孩子

之前看到一个视频,让我哭笑不得。

一位14岁孩子报警称,被妈妈“家暴”逼的要跳楼。

等到警察上门后才发现,这不过是一场家庭闹剧。

在警察叔叔的安抚下,小男孩说出了真相:

“我不是真的要跳楼,我只是想“吓唬”她,她总是敷衍我。”

然后,孩子诉说着妈妈的罪刑:

“学校让家长写寄语,妈妈总是因为看电视玩手机,让我自己发挥。”

“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100名,不仅不肯定,还总是说只要不考零分就行。”

孩子越说,情绪越激动…… 最后经过警察叔叔20分钟的耐心开导,孩子的妈妈终于承认了错误,家庭教育的“警情”也得以解除。

http://p0.itc.cn/images01/20201127/e54bb98304374cd3a97366e78c534f1d.png

虽然结局是好的,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实孩子想要的,不过仅仅是妈妈带着爱的回应,而不是随便敷衍了事。

我相信,这不是他一个人的诉求,而是代表了大部分的处于青春期孩子们的内心想法。

我们自以为聪明,觉得孩子还小,不会发现我们的“敷衍”,但他们比“明静”还清,早已洞察一切。

孩子的话语和情绪,得不到回应,伤害的不仅是亲子关系,更给孩子心理造成伤害,最后发展成我们口中所说的“叛逆”。

所以父母们,请不要再“敷衍”孩子,多给他正面的积极回应,才能与孩子有一个心与心的交流!

03

不要去压制孩子

每当孩子犯错时,我们都会严厉制止:

“别哭了!”

“你还敢顶嘴?欠揍!”“你什么语气?跟谁说话呢?”

管教孩子,需要一定的语言艺术。

假如想达到教育的最佳目的,在管教语言上就要下功夫,让孩子听得舒心,才不会忤逆我们的意思。

就像别人指出你的错误,如果他用嘲讽的语气,想必你也会很抗拒吧。

譬如“不要......”“不可以......”这样的否定句具有命令、指责的意味,说多了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在一次跟老公沟通的过程中,和我诉说着童年一段痛苦的回忆。

每当他想做这件事情的时候,父亲就会白着眼盯他:

“天天就知道想别的,把心思用在学习上!”

有的时候他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对的,父亲还是狠狠地训一句: “就知道不听话,欠揍!”

http://p6.itc.cn/images01/20201127/401b6bcd10d74a349c83f415be304e86.jpeg

一旦违背了父亲的意愿,等待他的只有批评,也从不听他的解释。

失望是日积月累的,叛逆也不会是临时起意的。

有时候父母的嘴巴就像机关枪一般,哒哒哒压得人连气都喘不过来了,还怎么去消化那些所谓的管教呢?

有一次他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冲爸爸咆哮起来:

“我不要你做我的爸爸了,以后我不要你管!”

由此可见,并不是孩子故意叛逆,而是在父母趾高气昂的压制下,物极必反的结果。

04

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最深处的需要,就是感觉被人欣赏。”

孩子也是如此。每个孩子都想听到来自父母的正向赞扬。

遗憾的是,父母要么看不见,要么看见了泼冷水。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儿子正在玩乐高。

我们都知道拼乐高的难度也有让人瞠目结舌,但他已经完成了大半部分,已经可以看出来是宇宙飞船的形状了。

我自己都挺佩服这位孩子的耐性和动手能力,就和他说:

“你拼的太好了吧,一定花了很多时间吧?”

就在孩子带着得意的表情要回复我时,朋友说话了:

“你可不知道,他平时就知道乱拼,也不规规矩矩地拼!整天把东西丢得乱七八糟,收拾起来太麻烦了!”

霎时间,孩子的表情明显暗淡了许多,最后默默走开了。

http://p1.itc.cn/images01/20201127/a909ea04fcb543bfab6b3e7994d78c39.jpeg

看得出来,孩子本是充满期望的让别人欣赏他花了精力做出来的“成果”,也好不容易得到了大家的赞美,最后却得不到妈妈的认可。

可见,孩子当时的内心有多受伤!

写到这里,有家长就要说:“行,那我每天都夸孩子、吹彩虹屁!”

我想说的是,任何的欣赏,都应该是真诚的,是发自真心的赞美,不是华而不实的吹捧。

其实,不管多叛逆的孩子,都在等着父母的赞美,想让我们以孩子需要的方式来帮助他们。

所以,请多给孩子鼓励,少一点打击,别吝啬你的赞美,孩子在未来的路上才能走得更加自信。

亲子关系,是我们在育儿路上的必修课。

父母要耳朵听得见孩子,眼睛看得见孩子,行动上积极回应,给予孩子尊重,赞美孩子的成果。

因为,孩子需要的,始终是:

父母的爱与尊重。

卓育英才|女儿太叛逆,爸爸发圈求助:亲子关系崩溃的家庭,都是没有做好这四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