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育英才:父母即使再生气,这“五大禁忌”绝不能碰,否则冷静后肯定后悔!

每个父母,都经历过被孩子气得快崩溃的时候。
虽然每次发完火,都在内心告诉自己,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随便对孩子发脾气。可是有时候脾气上来,控都控制不住。孩子的内心是很脆弱的,孩子也有自尊心,有些父母只知道批评教育是对孩子好,是避免孩子以后学坏。但是如果你没有用对方式或者场合不对,很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尤其是这几种情况,最是“忌讳”,不然孩子将来更容易叛逆不亲近你。01
不要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一些家长在外面带着孩子玩的时候也容易对着孩子发脾气,看到孩子做错了一点事情就要大动干戈,当着很多人的面批评孩子。例如,你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孩子多半的反应是不理睬你,而你见到孩子不理睬你时会情绪失控忍不住发飙:“你这孩子,怎么说你不听呢?你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你这样不但不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相反还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丢脸,增加亲子矛盾。不仅如此,如果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被责骂,孩子会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孩子会在潜意识中,相信自己就是这么差劲,从而不断贬低自己,甚至产生叛逆的心理。毁掉他们自尊只要一瞬间,可重建他们的自尊,也许需要一辈子。孩子再小,也要给他面子。
02
只谈眼前,不翻旧账
“你上次跟我撒谎我都没跟你算账,这次你又骗我……”“上次没考好,这次又没有考好,你说,你什么时候能考好?”“今天咱们新账旧账一起算。”对于这些话,你有没有感到很熟悉,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说过类似的话。我相信,大部分父母都和我一样,经常会控制不住对孩子“翻旧账”。但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战》一书中曾说:“我们不停地指出孩子的错误,不停地告诫他们......”这样的方式事实上是在表现出我们对孩子没有信心,这会让所有人沮丧和气馁。”不停地翻旧账,不会让孩子牢记自己的错误,只会让孩子觉得没有安全感,仿佛父母从不曾原谅他们,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这么坏。到那时,父母的喋喋不休对孩子来说除了烦躁,不会引起任何的反省和威慑。他会在自己和父母间隔起一道墙,阻隔那头的伤害,也阻隔所有的温暖与爱。没有父母想要逼孩子封闭自己的内心,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趁早逃离“翻旧账”的漩涡,才能早些从恶性循环中脱离出来。
03
停止你的语言暴力
“就你这样子,长大了也没出息”“怎么养了你这么个东西”“说我很差劲,跟别的孩子不能比”或许很多父母都不记得自己,居然有过这些言行。但不可否认的是,与身体上的暴力相比较,语言的暴力带来的伤害更加巨大!有专家研究指出,在中国68%的家长曾经在语言上伤害过孩子。而语言暴力,会成为孩子一生的伤痛。冷漠的语言,就是一种暴力,一种杀人于无形的武器,没有鲜血、没有痕迹,但是足够可以摧毁一个人。当然,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爱孩子的,这不容置疑。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家的孩子可以随便骂,其实孩子的心灵还没有那么强大,他们消化不了父母不留情面的羞辱和对人格的践踏。在孩子的眼里,这些以爱为名说出的话语,着急之时的情绪发泄,何尝不是无意、无心却又彻底、难忘的痛苦和伤害?如果你爱孩子,那么请停止语言暴力吧,因为这是破坏亲子关系的头号杀手。
04
别在饭桌上教育孩子
吃饭是一天中难得轻松的时刻,饭桌上讨论的话题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可大多数父母,工作比较忙,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比较少,平时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就爱在饭桌上教育孩子。有一次在班级群里老师@一位妈妈说,你家孩子又怎么淘气了,让妈妈在家多管教孩子。这位孩子的妈妈一看到消息就气了:“天天教育投入不少,这多多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等吃饭的时候我一定要好好说说他。”或许父母们觉得没什么,但对于孩子的危害可不止一点点,父母以后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时间了,尽量不要选在吃饭的时候。在饭桌上教育孩子,往往效果不仅大失所望,最终饭也没吃好,孩子也更叛逆。没有哪个孩子喜欢在吃饭的时候受到批评。太多说教只会适得其反,不仅影响孩子食欲,而且破坏亲子关系,久而久之,孩子开始厌倦家里的吃饭气氛,也不愿意跟你交流了。所以,教育地点,千万不要在饭桌上,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教育的时候教育,不要把两者弄混淆。
05
孩子发脾气时,不要雪上加霜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温柔的抱抱他,还是斥责“你再怎么跟我说话信不信我打你?不要逼我发火!”很多父母都是第二种吧。在父母看来,孩子哭是经受不起挫折,心理脆弱的表现。其实,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好脾气,更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不发脾气的。反而,最需要冷静的是家长。当孩子有这些情感时,我们要就是理解和接纳,而不是和孩子一样发脾气。从心理学上讲,孩子发脾气时,是对感到无助或无力的情境做出的反应,是对父母发出的变相求助信号,来引起我们的注意。允许孩子哭,不在孩子悲忧的时候斥责孩子,就教会孩子情绪管理的第一步。能控制自己情绪的孩子,在未来的人际关系中也会更加顺利。孩子哭泣,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我们总说:“爱之深,责之切。”父母对孩子抱有多大的期望,就对他们有多少责备。可是,一味的责骂并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与其这样,不如身为人父,人母的我们先改变,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些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不仅是孩子的成长。更会让我们在成为合格父母的路上,不断地完善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