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育英才:衡水中学入学通知书,优越的教育理念,都带点“绝情”

标签:
家庭教育教育亲子沟通青春期教育育儿 |
说起全国最有名的大学,那么清华北大肯定当仁不让,而要说起比较出名的高中,那么衡水中学在这里面肯定要占据一席之地。
几天前,网上曝出衡水中学2019年的入学通知书。
在这份通知中,一如既往地展现了衡中的一个特点:细。
而引起我注意的,是这样几条“纪律要求”:
通知书后面,还附了两张标准发型照片。
有网友留言说:一点自由都没有,连留什么发型都要管,简直是监狱。
可是,为什么校规如此严格,仍然有很多家长,趋之若鹜?
因为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严格要求,孩子不一定有好未来;而不严格,孩子肯定不会有出息。
前几天到朋友家做客,一进门就听到孩子的哭声,只听朋友大吼:
当初是你说喜欢钢琴,爸妈花了这么多钱给你学,现在又说不学?你说你什么都不学,以后怎么办?
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个朋友对待孩子的教育就是:
没关系,不想学就不学吧!
这不是偶然问题,而是普遍现象。
当我们这辈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这学那,不准这样不准那样,不是这被束缚了就是那被控制了,很是憋屈。
所以当我们这辈人当了父母,发誓绝对不让孩子重蹈覆辙,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
而另一个观念是:
孩子懂什么,现在他说不想学,我们就不让他学,长大后什么都不会,差人家一大截。
我宁愿现在他恨我,也不愿意他以后抱憾终身,一辈子恨我。
在此,我支持后一种观点。原因很简单:如果让孩子自由成长,那还要家长干什么!
人活在世上,哪里存在绝对的自由?
要知道,任何学习过程必然要经历一段枯燥乏味的阶段,这时候父母尊重孩子的本能,那么孩子的学习永远只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
东学一下西学一下,永远体会不到深层次学习的乐趣,形成恶性循环。
久而久之,孩子只能什么都学不会,什么都做不成。
而在父母严格管理之下的孩子,或许有过痛苦的童年,但以后的人生,却会顺遂如意。
周杰伦近期带着新歌《说好不哭》回归,一经问世刷爆了各大网站。
他曾透露,正是因为妈妈叶惠美“逼迫”自己从小坚持练习钢琴,才成就了如今的周天王。
周杰伦从小开始练琴,实在枯燥,中途一度想要放弃,但是叶惠美不准,拿着一根藤条站在身后,逼着他练。
家长对孩子的严格管束和逼迫,何尝不是对孩子的另一种负责?
给孩子自由多简单啊。孩子开心,家长省心,不会学习成绩闹的鸡飞狗跳,更不会有严格管教而剑拔弩张。
只是,小时候可以这样。长大以后呢?还可以继续随心所欲吗?
绝大部分自由成长的孩子,当面临人生窘境的时候,都会回过头来抱怨人生,埋怨父母当时对自己的放养,不管不顾。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刘星因为身无一技之长,曾埋怨妈妈刘梅不给自己报兴趣班:
“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您就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教育我。”
刘星所提出的“悖论”恰恰反映了“让孩子自由成长”教育方式的不足之处。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想要成年更幸福,童年就需要辛苦一点。
所以,如果真为孩子好,父母就要心狠,适当的“绝情”总比放纵来得好。
当然,父母未必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每个人都希望孩子有一天能成为一个成熟独立的大人,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可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必须管教。过度的自由,只会让他无视规则,丢弃责任,不懂承担,最后,荒废自己的生命。
而孩子, 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不能”面前,约束自己的言行,克制自己的欲望,端正自己的举止,摒弃自己的不良品行。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些曾经约束你的“不能”,是你扶摇而上的翅膀,助你直上云霄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