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育英才:“养天鹅”的崔园长,你这样的人真的不配“为人师表”!

最近西安一所幼儿园的崔园长在网上“火”了。
她的“分类”规则,让人震惊:
我学的是养天鹅的技术,我不会养猪,要把村子里那些娃都送到这儿来,我不同意,因为这些孩子素质太低。
打工的子弟、卖菜的……我沟通不了!
你孩子的身边会面临着什么呢?卖菜的、卖鱼的。
你会发现宝宝原来不会说陕西方言,然后接下来这块鱼龙混杂……
视频一经曝光,立即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许多网友留言大骂:
这个崔园长把城里的孩子比喻成“天鹅”,把农村里面的孩子比喻成“猪”,这样的嘴脸实在是太可耻了!
幼儿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看到这样的园长,感觉非常恶心。
事后有记者就视频中的言论向她求证,该园长言语间反而有些洋洋得意:
如果媒体报道,会免费打广告让我成为‘网红’,挺好。
我确确实实学的是养天鹅的技术,我确确实实不会养猪,你让我跟村里的人去沟通,我实在沟通不来。
这段视频让我如鲠在喉,这种可怕的教育观,从老师身上蔓延开来,再输送给孩子,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如何能教育出优秀的学生?
好的教育应该是能教育出有世界观的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起有格局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才是教育的初心。
凭什么我们的孩子,明明身处相同的环境,接受同样的教育,却要被迫接受不一样的待遇?
这已经不是个案,深圳两家幼儿园布置的作业题,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
深圳童梦可园幼儿园的孩子们拿到一份问卷调查表,“学生调查问卷”为主题的调查表,其中包括父母职位,父母文化程度和单位等等。
更令家长啼笑皆非的是还有家庭收入、家里开什么车、存款有多少都要了解。
有家长就说了“这哪是了解我家小区而是要了解我家经济状况呀”!
深圳南山荔海春城国际幼儿园的老师要求每位家长拍摄一张“我家的车”上交,称该照片将用于班级主题墙的一部分。
教师还并特别备注,是家中的真车,不是玩具车。
学校想要了解一下家长的个人信息,这本来无可厚非,但这样赤裸裸地调查家长的经济状况,目的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去年朋友和我说,他家孩子被老师区别对待,那家幼儿园的老师看到孩子穿的都是名牌,都会格外的照顾,穿着普通衣服的孩子另眼看待。
即使中途退学不退学费,朋友也毅然决然的为孩子转学了,这样的学校教育出来的孩子能好到哪去?
每个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应享受同等的教育,更不应该因为金钱而被划分三六九等。
这位高高在上的崔园长因为自己的无知,可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群体。
他们为了养家糊口,离开家乡的父母和孩子,去外地打拼;他们大都一年只回一次家,一年跟孩子相处的时间仅几天;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条件,他们努力工作挣钱,他们是留守儿童的父母。
这是卓育英才在每年的支教过程中见得最多的场景。
我们深知穷人家的孩子在学校读书有多难,摆在父母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就把孩子留在农村当留守儿童,但孩子的成长教育就是一个问题。
要么把孩子带到身边,但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只会雪上加霜。
那些孩子的父母梦想很简单:
就是多挣钱让孩子上好的学校去读书,好让他们长大后能走出大山,过的比他们好。
可能就会因为有崔园长这样的人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从而断送了孩子的未来。
那些喜欢把孩子划分三六九等的老师们,你们是否想过,如果你们的孩子也被老师划分阶级,你们是什么感受?
我只知道那些被划分出去的孩子们是痛苦的,我只知道家长那微弱的梦想就有可能破碎。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对孩子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爱,这一点作为教师道德底线必须坚守。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阳光的职业,师德是这个职业最本质的特征。
作为一名教育者,不但要热爱教育,更应该敬业,不能玩忽职守,尊重并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和进步负责。
也许攀升不到师德的最高境界,但师德的底线必须坚守,那是教育的最后屏障!
也许我们无法要求每位教育者都成为教育家,但必须严格要求每位教育者坚守师德底线。
如果因为教育扭曲了纯真的灵魂,那么这样的教育是可悲的。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全身心地去爱每一个学生。
“不忘教育初心,坚守教育底线,牢记教育使命”是卓育英才对教育事业永生不变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