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卷教育:孩子,你犯了错,并不只是说句“对不起”就可以了!

标签:
家庭教育亲子沟通青春期教育育儿卓卷教育 |
分类: 家庭教育 |
小外甥和小伙伴们在公园的空地上玩老鹰捉小鸡。大家都玩得很兴奋,小外甥飞奔过去的时候直接撞到了小峰身上,小朋友啪得摔在地上,大哭起来。小小外甥看见小峰哭了,连忙躲到了一边。
青春期教育问题,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卓卷教育”(ID:zhuojuanbj)姐夫一手扶起,一手抓过小米:“快跟小峰说声对不起!”小外甥嗫嗫嚅嚅地跟着爸爸鹦鹉学舌:“对不起。”
就像许多父母一样,姐夫觉得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可是回到家,小外甥跟妈妈抱怨:“最讨厌小峰了,我都跟他说对不起了,他还不理我,小气鬼!”
奇怪,为什么受害者的身份竟然从小峰变成了小外甥?其实在孩子包括一些大人的观念中,各位家长遇到孩子青春期叛逆教育问题,可以拔打400-990-0153
详细为您解答遇到的困惑,如果我们不小心伤害了别人,只要说声“对不起”,就可以换来“没关系”,如果对方不依不饶,就是对方的错。
时间长了,孩子习惯了仗着自己年龄小,遇事就用“对不起”做挡箭牌,这种“伪礼貌”,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我们总是说,孩子品性不好,总是惹事。却忘了屡教不改的背后,是孩子的错误意识出了岔子。
害怕斥责而道歉,跟认识到错误而道歉,带来的结果天差地别。
作为父母,如果我们只关注于孩子的行为漏洞,一犯错就急着让他们说对不起。
对孩子来说,那句“对不起”只是平息父母怒火的工具,而不是犯错后的承担。
后果就是,你的气消了,他的错还在,而且周而复始。
看过一个文章。
去火锅店吃饭时,作者的菜被旁边两个孩子撞掉。
孩子母亲过来道歉,还要求孩子说对不起,作者觉得对方挺有礼貌,就没怎么为难。
孩子母亲带着俩孩子回到了隔壁的位子上,看着一地的菜,作者问孩子要不要过来帮忙收拾时,孩子却表示,他们已经道过歉了。
言下之意就是:“我都道过歉了,你还想怎么样?”反倒指责受害者得理不饶人。
而孩子的家长就默默地看着,然后口头上教育孩子,不能乱跑,做错事要道歉。
说对不起一点也不难,通过简单的训练就能做到。但我们常说的“吃一堑长一智”,重点就在于认识到错在哪儿,下次才不会再犯。
如果父母的责任意识,只停留在分辨是非的表面,虽然看起来很有礼貌,但孩子会有样学样,成为一个言语的巨人,责任的逃兵。
只会认错的孩子,带上了“伪礼貌”的面具后,就永远也逃不过继续犯错的魔咒。
孩子第一次犯错,是不懂事,如果家长不加以重视,不去跟孩子沟通,不让他改正,那第二次还是会犯同样的错,也会越来越没教养。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让孩子避免犯错,也不是让孩子学会道歉,而是让他们学会一种好的行为,明白一个做人道理。
就像你只是逼孩子道歉,那孩子就会浮于表面,给你营造一个“伪礼貌”的假象,但对人格的塑造,毫无作用。
可见,教会孩子认错,比教会孩子道歉,要重要得多。
学会认错的第一点,就是理解自己的错误,知道自己错在哪儿
孩子犯错,父母首先要给孩子一种安全感,也就是说,不发怒,不回避。
如果只是一味地惩罚或责骂,那只能强化孩子的畏惧心理,反而促成他简单道歉,然后快速躲避责任的行为。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主动帮助孩子,告诉他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先接受现实,再告诉他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在引导中树立起规则意识。
这是鼓励孩子正确面对错误行为的基础,也是原谅孩子的基础。
我们就要学会给孩子留一些“后果”去承担。
没有天生的坏孩子,想要孩子分辨是非、有责任感,父母就必须做到有规则意识、懂承担。
不要被简单的道歉,蒙蔽了错误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