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出于一种感觉,一种难于解释的、混杂了一丝类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气息的感觉,我于一年前开始逐渐买入银行股。
由于一位在资本市场及实业界颇具名气的人士极其高调地鼓吹银行股,并大张旗鼓地对外公布自己购买某家银行股的交易次数和金额。虽然人们对他这么无所顾忌地宣扬自己高达几十亿的投资行为背后的动机感到费解,但以近一年的市场表现来看,胜利暂时站到了他这一边。因为在这个时段内,似乎确是众多银行股的市价底部,它们中大部分的股价只是当年盈利的6~8倍,平均市账率也才去到账面净值的1.3倍左右,而且营收与纯利仍在快速增长,均值几乎都在三成以上。
我并非活在真空中,无法对这些富含娱乐气息的经济报道充耳不闻。随着了解的深入,一方面是各界对金融业尤其是对银行业的超额利润产生了日益弥漫的声讨和鞭挞,论点主要集中在它们利用行政垄断巧取豪夺了本属于其他行业或人群的蛋糕,甚至连留给其他人业已可怜巴巴的小块蛋糕上仅有的糖霜都要非份地舔掉;另一方面,我又奇怪于既然它们如此赚钱的事实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为何资本市场却要将它们如同打入冷宫的后妃一般对待,毫不怜惜,这么失宠?莫非国人道德的血液一夜之间充沛起来了不成?还是又梦想着打倒土豪分田地?众人熟视无睹于它们哀怨期盼的眼神,堪称身姿绰约的芳华。
虽然我只了解到事件的皮毛,但也愈发加深了对隐藏于其中的乖逆之处的兴趣,一番细心检索之后,觉得未来收益的砝码还是要远远大于风险的比重,于是自己买,也号召亲戚买。到目前为止,可以说集结了重兵屯于此间,至于什么时候开拔,什么时候直捣黄龙,战略已定,具体战术嘛,让我的集团军司令官下回悄悄告诉你好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