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刘新华的笔名由来
(2023-06-06 16:01:44)分类: 原创文章 |
笔名由来
刘新华(北京)
(笔名:心愿、千山暮雪、Ivy、Xina)
刘新华的谐音英文名:Xina(希娜)
Xina(希娜),该名听起来朗朗上口,作为女孩的英文名寓意着是个力挽狂澜,婉风流转、典雅的人。Xina历史来源于英语,这个名字在国外流行度尚可。
原英文名Ivy(艾薇)“常春藤”之寓意:长春藤自身绿色植物便是无拘无束、坚强不屈、朝气蓬勃,因此它活力十分坚强不屈,表面看上去软弱,却拥有坚强的心里。因而长春藤也代表着一种不屈不挠的坚定理想信念,它意味着执着又往上的精神。长春藤四季常青,因此常表明朋友友情之树向阳,幸福忠实,情谊长久。
千山暮雪:
“千山暮雪”出自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一词中。全句为“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附原文:
摸鱼儿·雁丘词
【序】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而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简介:元好(音hào)问(生于1190年,卒于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
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心愿:
心随所愿,真有那么一种清晰的感觉。恰似每一步都走向希望,越来越贴近,更近了。这并非是一个特定的梦想和愿望,而是每个时刻的发现、认识、感悟与启迪,相遇、收获与拥有不在于多少,而是足够喜欢,足够爱与感恩。
欣赏四季轮回的风景,印证海天一色般情谊至远。友谊不在于建立的时间长短,也无关乎距离之远近,而是由心感知它的存在。它有时像一盏灯,指引着前方,照亮了道路,变得宽敞。那淡淡的情怀,悠然,芬芳。若有大海的坦荡、豁达、包容之胸襟,方能感到清爽,清净,清醒。
倾听心灵的宁静之声,漾于天籁云端一抹湛蓝的微笑,舞动心情。泼墨习染,镌刻点点滴滴感动。在旅途中,往往不是珍惜与把握所能及。改变不了就适应,在接受与放弃间抉择。当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之时,方觉自己是完整的。生命原本单纯快乐,拔掉杂草,让心禾绿茵。多一些理解,多一份懂得与宽容,也会被世界温柔相待。
作者简介:刘新华(Xina希娜),女,1975年3月22日出生于重庆,现北京人。作品曾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当代散曲大典》(16BZW147)、北京诗词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