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辽友好,幽云十六州就不要了!

(2020-07-13 22:40:16)
标签:

耶律洪基

宋神宗

宋太祖

幽云十六州

分类: 隋唐五代

文/晚风暮雨


幽州(今北京西南)、 蓟州(今河北蓟县)、 瀛州(今河北沧州)、 莫州(今河北任丘)、涿州(今河北涿州)、 檀州(今北京密云)、 顺州(今北京顺义) 、 妫州(今河北怀来) 、 儒州(今北京延庆)、 新州(今河北涿鹿)、 武州(今河北宣化)、 云州(今山西大同) 、 应州(今山西应县) 、朔州(今山西朔州) 、 寰州(今山西朔州东部)、 蔚州(今河北蔚县)合称为幽云十六州(也作燕云十六州)。

宋辽友好,幽云十六州就不要了!


大宋哲宗绍圣五年(公元1098年)某月某日。


辽主耶律洪基发布一道上谕:


今日乃大辽占领幽云十六州160周年纪念日,幽云十六州为太宗皇帝于天显三年(公元938年)从后晋石敬瑭手中取得,如今已成为大辽不可或缺之赋税重地及军事基地……



消息传到宋境,十余万宋人欢欣鼓舞,奔走相告,高呼:宋辽友好!永为兄弟之邦!


芝罘通判李某,第一时间发文祝贺大辽管辖幽云十六州160周年,并送上诚挚的问候!


宋辽友好,幽云十六州就不要了!

但更多的宋人则是义愤填膺:


幽云之地,自古就是中华领土!契丹蛮夷公然庆祝占我国土,欺人太甚!


太学生和读书人纷纷撰文怒斥、声讨契丹。


耐人寻味的是,朝廷官员,禁军、厢军将领却无一人表态,仿佛对此事毫不知情。



不少太学生上书哲宗皇帝,希望朝廷出面干涉,但奏章均被留中不发。


有人感慨,我太祖皇帝立国之初收复幽云之志,何其雄哉!


太祖皇帝为复幽云,在内府库设置“封桩库” ,将平定割据政权和朝廷运行的剩余钱财全都存入,储积了大量金帛。

宋辽友好,幽云十六州就不要了!

太祖曾对近臣说: “石晋苟利于己, 割幽蓟以赂契丹, 使一方之人, 独限外境, 朕甚悯之。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 即遣使与契丹约, 苟能归我土地民庶, 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直, 如曰不可, 朕将散滞财、 募勇士, 俾图攻取耳。


太宗皇帝继位后,查看“封桩库”,惊呼道:“此金帛如山, 用何能尽? ” 



辽国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打探到宋朝民间汹涌的抗议浪潮后,大惊失色,急忙将情况上报,请道宗皇帝早做定夺。


耶律洪基微微一笑,说道:“一群草根P民抗议,理他作甚!且南朝自有为我大辽辩白者!


宋辽友好,幽云十六州就不要了!

宋朝知名人士“蹲坑”撰文称,收复幽云不错,但时机未到,当前我大宋最大的敌人是西夏,此时不宜多树敌人


带鱼养殖户对太学生们说:“宋辽相争,谁受益最大?是西夏和吐蕃啊,不要中了西夏人挑拨离间的诡计!脑子是个好东西,真希望你们也有!


大相国寺高僧金易大师连夜撰写万字长文,阐述宋辽关系和领土争端,文章称:


大辽道宗皇帝发布的上谕,引起大宋子民反感,认为它是对大宋的冒犯……


众所周知,幽云十六州等中原王朝领土,是在天福三年被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那是中原王朝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老衲反对辽道宗的上谕,这是老衲的基本态度,这道上谕与宋辽友好的使命不符。


幽云十六州这些中原王朝故土,今天已经属于大辽领土,对这个事实,我们大宋子民需要接受,无论我们对故土有多少感情,大宋都不能表达我们在未来收回那片故土的任何意愿。


领土的旧账,可以通过文学和历史记述……无论今天的宋朝人还是辽国人,都无法对那一段历史负责……


更何况,澶渊之盟后,宋辽已为兄弟之邦,维护兄弟友好,是宋辽两国的共同使命,老衲在此向两国拜托了!

宋辽友好,幽云十六州就不要了!


太学生张三撰文回应金易大师:


宋辽友好,兄弟之邦,呵呵!


澶渊之盟后,仁宗皇帝在位期间,辽国利用大宋与西夏开战之机,遣萧英、刘六符等索要关南之地。


经过谈判,宋朝将给辽国的“岁币”增加到每年三十万匹绢和二十万两银子。


神宗皇帝在位时期,辽兵屡次骚扰宋朝边境。


神宗皇帝认为契丹“陵蔑中国” ,决心把犯境的契丹人逐出去, 但遭到王安石的反对,王安石认为: “且胜夷狄, 只在闲暇时修吾政刑, 使将吏称职, 财谷富, 兵强而已。” 


神宗对西夏用兵期间,辽国再次趁火打劫,提出与宋朝重新商定地界,最终,神宗对辽妥协,同意与辽以分水岭为界。


这就是大师所谓的宋辽友好?呵呵!


宋辽友好,幽云十六州就不要了!

宋朝人论战不息之际,辽国人则兴高采烈庆祝占领幽云!


参考资料:《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宋朝事实类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