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重水工厂挪威二战希特勒 |
分类: 战争 |
文/灭霸他爸
二战时期,德国原子弹反应堆的减速剂石墨因被埃尔温·施密特掺入杂质而屡次试验失败,德国科学家没有想到石墨出现问题,他们经过反复研究分析,又发现重水可以当做反应堆减速剂。
希特勒接到汇报后,立即下令建立重水工厂。
其实,早在1940年德国征服挪威之后,德国就逼挪威“努斯克海多”工厂为自己生产重水,按照工厂的生产能力,每月大约可生产120公斤重水。
为保护工厂安全,德国在工厂附近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部署重兵警卫并调来高射炮防空,是工厂的防护可谓固若金汤。
同盟国情报机构,经过多方侦查,终于得到“努斯克海多”工厂正在为德国生产重水的情报。
从1942年开始,同盟国对工厂发动了多次袭击,其中最出名的行动就有三次。
第一次行动:“燕作战”。
1942年10月18日,英国空投4名特种兵在工厂附近的一座高山上,监视工厂的一举一动。
几天后,工厂把重水装船,准备运回德国,特种兵立即将情报汇报给伦敦。
英国决定在半路上,空降特种兵到德国船队上,夺取船只,行动代号:“燕作战”。
行动当天,34名英国精锐突击队,搭乘由2架“哈利法克斯”轰炸机牵引的2架滑翔机出发,但当天天气恶劣,滑翔机坠海,大部分突击队员遇难,幸存下来的被德军俘虏,也先后死于酷刑和枪决。
“燕作战”失败。
第二次行动:爆破重水储存库
1943年初,英国向挪威空投4名特种兵,与当地的挪威抵抗组织配合,炸毁“努斯克海多”工厂重水储存库。
行动小组攀越悬崖峭壁,绕道人迹罕至的山谷才成功潜入工厂,一名队员无意间发现一条地下隧道,竟然直通重水储存库。
小组成员立即前往储存库,期间俘虏了一名看守的挪威警卫,他们在库内一共安装了18包炸药,接上导线,检查两边,确认无误后,点燃导火索,迅速撤离。
这次袭击,成功炸毁德国生产的450攻击重水,英国首相丘吉尔闻讯大喜,亲自接见了参与行动的4位特种兵。
第三次行动:炸沉“海德”号
不过,这次行动仅仅是炸毁了以生产出来的重水,并未对重水的生产设备进行破坏,所以,“努斯克海多”工厂依然持续生产重水。
因此同盟国方面决定继续对工厂进行破坏,不过德国人有了上次的教训,戒备全面升级,已经无法再派特种兵潜入。
在这种情况下,同盟国只好派出轰炸机对工厂进行密集轰炸。
工厂位置隐蔽,且有较强防空火力,盟军的轰炸,破坏甚小,但不间断的轰炸,也迫使工厂停工。
德国人不得不将相关设备拆卸,运回德国。
1944年2月,英国情报机构得到情报,运载重水工厂设备和已经生产出来的1000多公斤重水的“海德”号货轮正前往汉堡港。
英国再次派出特种兵,潜入“海德”号在波罗的海的临时停靠码头,成功将货轮炸毁。
至此,德国的原子弹计划已成泡影,虽然希特勒不死心,但此时距离德国战败仅有一年多的时间,不可能再造出原子弹了。
有资料称德国将原子弹相关的研究成果,通过潜艇送给日本,希望他们能研发出原子弹,扭转战局,幸运的是,小日本在美军的战略轰炸之下,也没有成功,使人类躲过了一场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