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死逃亡2000余里:郑成功的失误,害惨了这位抗清英雄!

(2020-06-23 22:40:12)
标签:

郑成功

张煌言

抗清

分类: 元明清

文/晚风暮雨


反攻南京失利后,郑成功率领部队退出长江,围攻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崇明,但撤退时,郑成功并未及时通知联合行动的浙东明军将领张煌言,使张部遭清军合围,损失惨重。张煌言本人舍舟登陆,辗转行程2000余里,历尽千辛万苦才重新回到海上明军大本营。


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崇祯年间考中举人。清军渡过长江后,与钱肃乐等人起 兵抗清,奉鲁王朱以海监国,占据浙东和沿海一带坚持抗清。

生死逃亡2000余里:郑成功的失误,害惨了这位抗清英雄!
张煌言画像

张煌言曾与张名振一起,率水师出击,三入长江,力图恢复,由于缺少友军配合,每次都遭优势清军围攻,只能退回浙东大本营。


意识到孤军奋战难有作为之后,张煌言主动联络“国姓爷”郑成功,两军联合作战,争取早日清军逐回北方,恢复汉家江山。


永历十三年(公元1659年),张煌言和郑成功统率水陆军十余万溯长江而上,拉开北伐的序幕。


明军水师船坚炮利,实力强大,所以之前张煌言率水师纵横长江时,弱小的清军水师始终龟缩在基地内,不敢应战。

生死逃亡2000余里:郑成功的失误,害惨了这位抗清英雄!

为避免明军在长江自由出入,清军各级将领苦思良久,才想出一个自以为可以阻挡明军水师的办法,即在长江上设置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将木排钉立一起,上铺泥土,架设大炮,美其名曰“木浮营”;


第二道防线:在金山与焦山之间用粗大的铁链横拦江面,阻止明军水师通过,称为“滚江龙”;


第三道防线:在江岸修筑炮台,架设数百门大炮,用炮火打击明军战船。


清军闭门造车想出来的办法,看似很强,其实并没有什么作用。

生死逃亡2000余里:郑成功的失误,害惨了这位抗清英雄!

木浮营和沿江炮台,用火炮即可摧毁,容易破解,而“滚江龙”,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三国末期,东吴政权就已经用过。


当年东吴的铁索横江挡不住西晋大军,现在清军的滚江龙也同样无法阻止明军水师。


张煌言派渔民出身精通水性的士兵,潜水凿断滚江龙,然后指挥战舰摧毁清军的木浮营和江岸炮台,先后攻克瓜洲和镇江等地。


随后,郑成功所部进攻南京,而张煌言则攻取芜湖,并以此为据点,四面出击。


张煌言以“延平王”郑成功的名义发布檄文告谕州县:


昔五胡乱夏,仅一再传而灭。今东虏应谶,适二八秋之期。诚哉天道好还,况也人心思汉。慨自李贼倡叛,神京陆沉。建酋本我属夷,屡生反侧,遂乘多难,窃踞中原。衣冠变为犬羊,江山沦于戎狄。凡有血气,未有不痛心切齿于奴酋者也。本藩奉天倡义,代罪吊民,卧薪尝胆,法古用兵……

生死逃亡2000余里:郑成功的失误,害惨了这位抗清英雄!

当时,张部兵不满千,船不满百,但江南各地士绅不少人心怀明朝,他们听说明军水师入江之后,或者接到檄文之后,纷纷响应,组织义军赶跑当地清廷官员,开城迎接明军。


旬日之间,张部兵不血刃,就光复4府、3州、24县,一时间军威大振,江淮为之震动,湘、赣、鲁、豫等省的抗清义士也前来投效。


史书记载:“江之南北相率来归。郡则太平、宁国、池州、徽州;县则当涂、芜湖、繁昌、宣城、宁国、南陵、南宁、太平、旌德、贵池、铜陵、东流、建德、青阳、石埭、泾县、巢县、含山、舒城、庐江、高淳、溧水、溧阳、建平;州则广德、无为以及和阳,或招降,或克复,凡得府四、州三,县则二十四焉。


张煌言军纪严明,部队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几乎可以和宋朝“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的岳家军相媲美。


史书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兵买面价值四分,止与十钱。店主哄起白张,张问兵,曰:‘诚有之,时无钱耳。’张曰:‘汝食大粮,何云无钱?’将蓝旗一面投下,曰:‘拿下去!’左右缚兵,兵问故,曰:‘张爷令斩汝。’兵大惊曰:‘吾罪岂至此乎?容吾回禀。’张曰:‘吾有谕在外,即一钱亦斩,况四分乎?’遂斩之。”

生死逃亡2000余里:郑成功的失误,害惨了这位抗清英雄!

就在张煌言节节胜利之际,进攻南京的郑成功由于指挥失误,贻误战机,导致全军溃败,损失近半,急忙退出长江。


郑成功撤退时,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然没有派人通知张煌言,导致张煌言所部遭到清军重兵围攻。


清廷两江总督郎廷佐一面调动部队切断张部出海退路,一面写信招降,遭到张煌言言辞拒绝。


与部将商议后,张煌言决定移师西上,进入江西鄱阳湖,但半路与从湖北东下的清军水师遭遇,互有伤亡。


半夜,张部听到炮声,以为清军夜袭,部队惊散,有的返回芜湖,有的前往巢湖,已经溃不成军。

生死逃亡2000余里:郑成功的失误,害惨了这位抗清英雄!

张煌言清点剩下的将士,下令凿沉舰船,以免落入清军之后,然后舍舟登岸,前往皖、鄂交界的英山、霍山一带,投奔当地的抗清义军。


但当地义军以被清廷招安,拒绝张煌言进入,更严重的是,清军尾追而至,一通激战之后,张煌言身边只剩下两名随从。


在当地抗清义士的帮助和指导下,张煌言易服改装,绕道皖南、浙西,返回浙东,途径安庆、建德、祁门、休宁、衢口、淳安、遂安、义乌、天台、宁海抵海滨,历时近半年,行程2000余里,终于回到浙东大本营。


在地方义士的掩护下,由山路趋安庆、建德、祁门、休宁、衢口、淳安、遂安、义乌、天台、宁海抵海滨,历时近半载,行程二千余里,艰苦备尝,终于回到了海上义师军中。


一路上,张煌言脚趾磨出血,脚跟开裂,途中又患上疟疾,回到军中时,骨瘦如柴,几乎不成人形。

生死逃亡2000余里:郑成功的失误,害惨了这位抗清英雄!

张煌言虽是一介书生,但抗清意志坚定,即使在逃亡路上陷入绝境时,也不改初心,这一点从他的《满江红·怀岳忠武,》中,表露无疑。词曰:


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销歇。便几个, 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畔胡笳月,参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


汉宫露,梁园雪。双龙逝,一鸿灭。勝逋臣怒击,唾壶皆缺。豪杰气吞白凤体,高怀肯钦黄羊血。试排云待把捧日心,诉金阙!


参考资料:《南明史》、《北征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