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张恨水土肥原贤二抗战虎贲万岁啼笑因缘续 |
分类: 抗战 |
文/晚风暮雨
1943年,74军57师坚守常德城,与兵力、装备占绝对优势的日军血拼16个昼夜,全师8000余人,仅存数百人,这就是抗日战争史上著名的“常德保卫战”。
战后,两位幸存下来的57师军官,找到一位当时名扬四海的作家,恳请他把常德保卫战中抗日将士壮烈牺牲的事迹写下来,让烈士永垂青史。
作家被57师将士的英勇事迹感动,经过一年多的构思,提笔写下小说《虎贲万岁》(又名《武陵虎啸》)。
这位作家就是张恨水先生。
张恨水一生创作了100多部小说,代表作有《啼笑因缘》、《金粉世家》、《春明外史》、《夜深沉》等等。
其中,以《啼笑因缘》最为成功,创造了小说界的新纪录,当时,无论社会名流,还是风尘女子,见面必谈樊家树和沈凤喜(小说主人公)。
《啼笑因缘》问世以来,至少14次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由它改变的戏曲、戏剧,更是不计其数。
张恨水被老舍先生称为“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张恨水先生极有民族气节,在民族危亡之际,创作了40部抗战题材小说,除了前面提到的《虎贲万岁》外,还有《大江东去》、《潜山血》、《前线的安徽,安徽的前线》、《巴山夜雨》、《游击队》、《巷战之夜》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
不仅写小说鼓舞国人坚持抗战,张恨水先生还以身作则,不向侵略者妥协,和日本大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有过一次激烈的交锋。
土肥原贤二是日本甲级战犯之一,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多年,策划成立伪“满洲国”和“华北自治”,卢沟桥事变后,更是出任第十四师团长,参加过兰封会战等一系列战斗,后来升任第七方面军司令。
土肥原是典型的中国通,对中国的社会文化无一不精,他很喜欢读张恨水的小说,尤其喜欢《金粉世家》和《春明外史》。
1935年,土肥原托人带着这两部小说,找到张恨水签名,为了表示诚意,这个老鬼子还亲笔写了一封信,说明自己的请求,信中说:“赐予题签,藉留纪念,以慰敬仰大家之忱”。
尽管当时全面抗战还未爆发,但土肥原因策划“满洲国”独立和“华北自治”,早已臭名远扬,成为让中国人恨之入骨的大坏蛋!
张恨水先生读完信函,留下这两本书,从自己的书架取下一本《啼笑因缘续》,在扉页上写下一句话:
土肥圆先生嘱赠,作者时旅燕京。
有朋友可能会问:张恨水先生为何答应土肥原求情,题签送书给他?
其实,张恨水先生是文化人,这么做是读书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方法:
所谓“嘱赠”,意思是土肥原开口索要,并非自己心甘情愿赠书给他;
落款不署名字,表明自己不屑于和土肥原为友;
用《啼笑因缘续》替换另外两本书,则是因为这本书是为鼓舞抗日而作,将描述抗日的作品,赠给对中国虎视眈眈的日本特务头子,颇具讽刺意味。
土肥原派来的人见状,脸都吓白了,不知道回去之后如何交代,恳请张恨水先生不要得罪日本人,不然将来恐怕会有大麻烦。
张恨水先生微微一笑,说道:“土肥原既有恳我题签之雅量,即有任我题何签,赠何书之雅量。否则王莽谦恭下士之状未成,而反为天下读书人笑也。”
来人闻言,收起书,灰溜溜地走了。
果不其然,土肥原见到题签之后,恨得咬牙切齿,读完《啼笑因缘续》,发现是抗日小说,更是暴跳如雷。
老奸巨猾的土肥原,不愿被说成没有雅量,也不愿被人比作王莽,又给张恨水写了一封信,心中称:“(啼笑因缘续)描写生动如画,真神笔也!”
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为表彰张恨水先生为抗战所作的贡献,国民政府授予他一枚“抗战胜利勋章”,而土肥原老鬼子则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为甲级战犯,处以绞刑,1948年12月23日执行。
参考资料:《张恨水传》、《虎贲万岁》、《大师们的抗战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