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年5000万两:明朝太监捞钱的水平,让人叹为观止!

(2020-04-28 20:59:02)
标签:

刘瑾

正德

太监

赎罪

分类: 元明清

文/晚风暮雨


刘瑾是明朝著名太监,依仗明武宗宠信,一生作恶多端,罄竹难书,但他最擅长的还是敛财,据2001年《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过去1000年全球最富的50人里,刘瑾赫然名列其中。


刘瑾有多少财产呢?按照《亚洲华尔街日报》的说法,从他家里共抄出黄金1200万盎司(大约37万公斤),白银2.59亿盎司(大约805万公斤),当然,这个数字有些夸张,不够准确。

5年5000万两:明朝太监捞钱的水平,让人叹为观止!

据清朝赵翼考证较为详实的《二十二史札记》记载,刘瑾被抄家时有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万余两,另有其它珍宝细软无数,同样是一个天文数字!


刘瑾的钱是怎么搜刮来的呢?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索贿:


凡入觐、出使、升迁的官员都要向刘瑾献上一笔钱,美其名曰“贺印钱”;到京城述职的地方官,每人也要献给刘瑾1000两-5000两不等的白银,不肯掏钱的就会遭到贬斥。


比如御史杨南金、大学士吴俨等人清廉正直,不肯行贿,都被贬回家乡,一位叫周钥的给事中,因为没钱行贿,最终被刘瑾逼得自杀。

5年5000万两:明朝太监捞钱的水平,让人叹为观止!

正德四年 (公元1509年 ),刘瑾令各地布政使送银子20000两, 一些官员没拿不出这么多钱,只能向京城的富人借钱, 明朝全国十三个省的都指挥使司和按察使司的正副职,也被刘瑾索要每人5000两白银。


刘瑾贪婪狡猾,往往将贿款几万两说成几“方”,几千两说成几“干”,直到现在有些地方还保留这种说法。


当时1000两白银的购买力大致相当于今天40万人民币,可见,仅索贿一项,刘瑾每年就能将一笔巨款收入囊中。

5年5000万两:明朝太监捞钱的水平,让人叹为观止!

2,卖官鬻爵:


刘瑾将各级官职明码标价,公然售卖。拿到钱之后,刘瑾只要在小纸条上写下“某授某官”,吏部就会立即照办。


内阁刘宇、焦芳、礼部尚书张彩、兵部尚书曹元等人,都是刘瑾卖官的帮凶。


3,赎罪:


明朝赎罪制度和清朝的“议罪银”有些相似之处,只要犯罪的官员缴纳一定的罚款,就不会被追责。

5年5000万两:明朝太监捞钱的水平,让人叹为观止!

明朝赎罪制度起源洪武年间,明太祖认为:“ 六卿贵重,不宜以细故辱。命以俸赎罪。 洪武三十年制定了赎罪事例:“凡内外官吏,犯笞杖者记过,徒流迁徒者”,可以“俸赎之” 。


明初官员的俸禄是大米,因此罚俸即是罚米,如明太祖规定:犯死罪者纳运米一百石 , 自备口粮三十石可免死。


赎罪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 , 对犯罪者、统治者都有好处,但到了刘瑾这里,这项制度成了他疯狂敛财和打击异己的一种手段。

5年5000万两:明朝太监捞钱的水平,让人叹为观止!

官员被罚的米,有相当数量折银落入刘瑾及其党羽的私囊。史书记载,仅正德三年九月,就有一百四十多名官员被罚米, 甚至出现“文武官罚米者 , 鬻产不能偿”的局面。


可见,刘瑾在赎罪制度方面,也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


除了以上三种手段外,刘瑾还增加各地银矿的税收、清查户部账目、清查军屯田亩等,有些事情尽管对明朝有些积极意义,但无人敢于监督和约束的“立皇帝”刘瑾,自然乐此不疲地将大笔白花花的银子收入自己的小金库。


正德五年,权倾一时的刘瑾以涉嫌造反的罪名,被凌迟处死 。刘瑾“乘木驴往来剐于东、西 市“,整整被割了三天,共3357刀,随后被斩首示众。

5年5000万两:明朝太监捞钱的水平,让人叹为观止!

刘瑾受刑时,围观者人山人海,凡被刘瑾迫害的人家,都出钱买从他身上割下的一小片肉,回 家祭奠被他害死的家人。


参考资料:《明史·卷三百十四》、《明通鉴》、《明史纪事本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