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晚风暮雨PLUS
晚风暮雨PLUS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432
  • 关注人气:8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朝那个自称卧龙转世的官员,后来怎么样了?

(2020-03-25 22:45:11)
标签:

康熙

宋可发

武侯祠

石碑

分类: 元明清


文/晚风暮雨


我们到成都武侯祠游览,在大门至二门东侧、自南向北第二通处,可以看到一块石碑,上面刻有《重修忠武侯庙碑记》,这块石碑极具史料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与唐代《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名相裴度撰文、书法家柳公绰书写、名匠鲁建镌刻)齐名,并称为武侯祠“双绝”。


这块石碑镌刻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由时任四川按察使宋可发撰文。

清朝那个自称卧龙转世的官员,后来怎么样了?
重修忠武侯庙碑记

宋可发,字蕴生,号艾石(另说字艾石),清朝顺治六年己丑科进士,历任福建将乐知县、彰德知府、福建巡海道、山西按察使等职,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出任四川按察使。


在福建任职期间,江南还有抗清武装,宋可发积极招抚他们,同时“与民休息,善政多端”,深得当地百姓爱戴。


宋可发是位好官,可惜能力有限,出任父母官,造福一县可能已经是能力的极限,四川按察使等职务远远超出他的能力范围。

清朝那个自称卧龙转世的官员,后来怎么样了?

因为政绩乏善可陈,故后人编撰《清史稿》时没有为他立传,但他最终却凭借诸葛亮转世的一出闹剧而留名千古!


到四川任职后,宋可发知道自己力有不逮,拿不出让人侧目的政绩,就动起了歪心思,想通过其它手段,让自己升官进爵,流芳百世。


宋可发找到一块旧石碑,找人在上面刻上几句谶语,然后埋到武侯祠的地下。

清朝那个自称卧龙转世的官员,后来怎么样了?

第二年,宋可发大张旗鼓的整修武侯祠,民工们动土时,挖到了这块石碑,立即上报。


宋可发来到现场,命人将石碑挖出来。只见石碑上,刻有“亮,千一出,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几行字。


人们议论纷纷,不知道是何意思,有人(可能是宋可发指使的)说,石碑从武侯祠挖出来,上面又有个亮字,说明石碑是诸葛亮当年埋下来的,人们纷纷点头附和。


剩下的几行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清朝那个自称卧龙转世的官员,后来怎么样了?

有人玩起拆字游戏,称“千一出”是个壬字,意思是今年这石碑该出世了,“水月主”合起来是个清字,自然是指大清朝,“庚不大”合起来是康字,就是康熙年间,“盖十八”则是宋字,合按察使大人的姓,“龙复卧”是卧龙再世。


这几句话连起来就是清朝康熙壬年,卧龙在世宋可发就要出山了。当地人不辨真伪,把宋可发当成了诸葛亮转世,纷纷顶礼膜拜。


宋可发见到计谋已经成功了一半,非常高兴,亲自写了一份奏章,将这件事上奏给康熙皇帝,希望能面见皇帝,也来上一场“隆中对”什么的,届时,加官进爵自然不在话下。


奏章递交之后,宋可发望眼欲穿,盼着皇帝召见自己的诏书早日发到成都。

清朝那个自称卧龙转世的官员,后来怎么样了?

一段时间后,康熙的奏章到了,不过不是让他进京面圣,而是将他训斥一顿,原来,宋可发的这点小把戏,早就被人识破了。


这个故事,出自清朝人董含的《蒪乡赘笔》,真实性有待考证,但宋可发重修武侯祠确有其事,他也撰写了《重修忠武侯庙碑记》。


碑文由宋可发的儿媳、清代著名女书法家姜如璋书写,她的书法很高,深得时人推崇。


碑文落款为“赐进士出身,四川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今升广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胶西宋可发恭撰。”可见,宋可发后来升任为广东布政使。

清朝那个自称卧龙转世的官员,后来怎么样了?

石碑最初被立在“后殿东偏丹墀下”,即今诸葛亮殿前天井的东侧,不知何时被迁移到现在的位置。


《重修忠武侯庙碑记》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到武侯祠游览的小伙伴们,不妨多拍些照片,仔细研究一下。


参考资料:《.昭烈忠武陵庙志校注》、《宋可发年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