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培训个人总结

(2013-07-28 20:12:23)
标签:

科研能力

个人总结

见解

教育

201378711日,本人有幸参加了由苏州市教育局职教处举办的“苏州市中职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的培训。培训第一天,市教育局职教处的张处长就代表市教育局阐明了举办此次培训的初衷:提高苏州市中职专业教师的科研综合能力和专业学术水平,促进苏州中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张处长也对参加此次培训的教师提出了要求,除了要求大家认真听取各位专家的专题讲座,在培训结束后完成一份个人培训小结,还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或科研自行命题,完成一份项目申报书。张处长的讲话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市教育局各级领导对我们职校教师的关心,同时也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职校教师我学习成长的空间还很大。

本次培训主要采用了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和汇报交流等形式进行。通过短短四天的理论学习和专题研讨,我感觉受益匪浅,现将我在这几天培训后在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方面的收获总结如下:

一、要不断积累

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都是写作高手,科研水平也并不都是天生的,但凡科研做的好的基本上都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积累而来的。很多人包括我在内一直抱怨自己不会写文章更不会搞科研,甚至以“老师就是教书育人的,科研搞得再好不会教书有什么用”来为自己开脱,却忘了问问自己“为什么别人会写自己却不会写呢?”这次培训中也有几位专家提到过这个问题,整天喊着不会写、写不出的人并不是真的就不会写,只是平时没有有意识的积累,其实我们可以给自己定个目标,比如每天读一篇文章,或者多长时间多一本书之类的,在不断的阅读中为的教科研积累资料。

二、要勤于思考

作为一名普通的职校教师,我们每天都在教学中不断的和学生接触交流,并且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或大或小的事情,或气愤或不解,或心酸或感动,很多老师可能事情过去了就算了,但是如果我们做个有心人,在事情发生后能多想一想:这个事情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学生的心态是怎样的;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该怎么处理?最后以教育随笔的形式把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这样一来既养成了勤于思考的好习惯也培养了自己写教育论文的兴趣。省职教培训中心方建华主任在他的讲座中讲到:一线教师可从写小块的教育随笔、教学案例入手,逐渐培养写教育论文的兴趣,积累写作经验,增强成就感,继而写教育论文,甚至写更为规范严格的教育研究报告、学术专著。这是为许多名师成功经验证明了的一条路径。

三、选题要精准

    论文的选题也很关键。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所讨论的内容基本都是自己教育教学中的所思所想,是有一定局限性和区域性的,那么这个区域性在文题中最好要体现出来,否则会让人“望题生畏”,从小处着手,只要能把问题说清楚说透彻即可。而且题选的太大往往会无从下手,最后也只能是“泛泛之谈”,长篇大论却也只能是流于表面。所谓论文其实只是阐述笔者在某一问题上的见解或主张,文题只要能清楚的体现所讨论的内容即可,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用词简洁规范,最好能醒目一点。

四、要善于收集资料

    在确定了论文所要研究的方向后,资料的收集就是重中之重。在参加培训之前,我只会用跟自己文题相同的关键词进行搜索,所以我收集到的资料总是太少,而且看下去之后还会发现这些资料的相似度很高,可用性却很低。但是听了苏大图书馆信息咨询部张云坤主任的《论文检索与使用》的专题讲座后,我知道了不少资料检索的技巧。资料检索时,除了要注意网站的正规性和专业性,还要对检索词进行一个主题概念的分析,抽取有检索意义的主题词,还可以分析主题词的同义词一并检索,这样检索到的资料就要丰富得多;此外还要注意各个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另外如果检索到的资料太多无从取舍时,还可以通过改变检索词、改变检索范围和改变检索年限的方法来缩小检索范围。

五、要会修改论文

任何一篇文章写好之后都要经过几次甚至几十次、上百次的修改才能算是完成,所以论文的修改也是至关重要的。方建华主任说“站着写文章,坐着修改”,他强调写文章要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一气呵成,而修改则是要坐下来慢慢来的,甚至可能花费比写文章还要长的时间来修改。方主任还强调,修改的方法也很重要,文章写好之后最好放一段时间再改,又叫冷修改,切忌刚写好马上就改。因为一个人的观点一旦形成,短期内会很难改变,而且自己的东西总是越看越好的,让一个人挑自己的毛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最好能请同事或者其他相熟的人帮着修改,甚至投稿后根据编辑部的意见进行修改,而且要虚心接受他人的修改意见。

“读书、写字、做文章”说的其实就是科研能力的渐进过程。读书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积累什么呢?积累的是写字的资料,有了大量的资料积累就可以开始写“字”了,但是也只能称之为“写字”,把自己思考所得记录下来,写一些简短的心得体会,随想感悟。最后才是做文章,真正的“坐”文章,是需要很多的资料积累和很深的文化积淀的。

以上就是我经过这几天的《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培训的一些感悟,虽然只是很表面的一些想法,但是确实是我的真实感受,我也会把这几天的培训所得运用到我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培养自己的教科研兴趣,提高教科研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