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行】北镇:北镇庙,李成梁牌坊,鼓楼,双塔

标签:
广宁城北镇李成梁牌坊崇兴寺辽塔医巫闾山 |
分类: 黑吉辽蒙 |
到北镇市游玩,我们事先做了充分准备,因为它是广宁城,因为它境内有北镇山。但越是在意的东西越会带来失望,因为天气因素,我们最终被迫与北镇医巫闾山擦肩而过,虽然作了许多努力,但结果仍很宿命,无法反抗,不得违背,只好低头。
中国的山岳文化源远流长,为了祈求国泰民安,古代帝王加封五岳五镇,僻处关外的医巫闾山作为北镇镇山享受着祭祀香火,具有了神意。我们5月2号抵达北镇,先游北镇庙和古城,准备第二天登山,谁知当天晚上风雨大作,气温骤降,因为不愿浪费时间,风雨中我们赶到邻近的义县,打算把义县的奉国寺和万佛堂石窟看完后再度返回北镇,哪知道5号狂风暴雨再度来袭,辽宁省气象台也随即发出大风预警,事已至此,只得放弃医巫闾山,这是此行最遗憾的事情。
中国的山岳文化源远流长,为了祈求国泰民安,古代帝王加封五岳五镇,僻处关外的医巫闾山作为北镇镇山享受着祭祀香火,具有了神意。我们5月2号抵达北镇,先游北镇庙和古城,准备第二天登山,谁知当天晚上风雨大作,气温骤降,因为不愿浪费时间,风雨中我们赶到邻近的义县,打算把义县的奉国寺和万佛堂石窟看完后再度返回北镇,哪知道5号狂风暴雨再度来袭,辽宁省气象台也随即发出大风预警,事已至此,只得放弃医巫闾山,这是此行最遗憾的事情。
北镇市在明代为广宁城,是辽东的军事重镇,即广宁卫。当时的辽东总兵李成梁带兵驻扎于此,并与后金政权多次交战,争夺辽东治权。为表彰李成梁驻守辽东有功,明王朝特诏修石牌坊一座,这座牌坊至今屹立在鼓楼南边,它与广宁城墙和北镇鼓楼,均为明广宁城的遗迹。
北镇市不通火车,我们就从大连坐高铁到最近的盘锦倒车,奇怪的是,盘锦没有直达北镇的车,必须到沟帮子转,沟帮子是个小地方,沟帮子烧鸡却是全国闻名。我们没心思吃烧鸡,搭上了到北镇的公交车,车费六元。在旅馆稍作安顿,便直接打车去了北镇庙,庙离市区不远,有公交车相通。
北镇市不通火车,我们就从大连坐高铁到最近的盘锦倒车,奇怪的是,盘锦没有直达北镇的车,必须到沟帮子转,沟帮子是个小地方,沟帮子烧鸡却是全国闻名。我们没心思吃烧鸡,搭上了到北镇的公交车,车费六元。在旅馆稍作安顿,便直接打车去了北镇庙,庙离市区不远,有公交车相通。


北镇庙是五镇中神庙保存得最好的。以下引用有关资料:医巫闾山隋代时期被封为“广宁公”,辽、金封为“广宁王”,元代加封“贞德广宁王”,明初改封“北镇医巫闾山之神”。据历史文献记载,从隋代开始,各镇山就山立祠,建庙设主,春秋祭祀。北镇庙始建于金代,明清两代加以重修和扩建,现存建筑保持着明清两代的风格。北镇庙的建筑依山势排列,由南向北层层升起,主要建筑均位于中轴线上,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庙前正中是一座六柱五楼式牌坊,两旁各立有一石兽。拾级而上,便是歇山式三券洞山门,门额下中刻北镇庙三字。
进入山门登上二十级台阶为神马殿,殿内塑有两匹马和两个马童,为山神行走时的坐骑及随从。过神马殿,往北是一个高大的月台,绕以雕工精细的石栏杆,主要建筑都在月台之上。从南向北依次为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内香殿、后殿。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歇山式大木架结构,上盖绿瓦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是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殿内北部中央的神坛上供有一尊“北镇山神”,东西两侧的墙壁上绘有明代开国元勋32人的画像。后殿是山神夫妇的内宅,规模仅次于正殿,殿内有山神夫妇及童男童女塑像。
北镇庙的西北角有一块状如屏风的天然巨石,名为翠石屏,石下有一小孔,据说从此孔钻过,可以终生不腰疼。清乾隆皇帝封其为闾山八景之一,并为其题诗作赋。北镇自建成庙以来,历年帝王都在此举行祭祀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庙内留下自元代以来的告祭碑、修庙碑记、题咏刻石共计有56通。其中元碑12通,明碑16通,清碑28通,这些石碑都是研究元、明、清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珍贵史料。北镇庙是全国五大镇山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山神庙,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从北镇庙回到市中心,一条乱哄哄的步行街上,屹立着石牌坊和鼓楼。石坊全部采用暗紫色沉积砂岩建造,为三间四柱五楼式、单檐庑殿顶仿木结构牌楼,高9.25米,宽13.1米,翘檐、通枋、栏板、斗拱等俱全,间饰人物、四季花卉、鲤鱼跳龙门、一品当朝、二龙戏珠、三羊开泰、四龙、五鹿、海马朝云、犀牛望月、喜禄长寿封候等浮雕,坊额竖刻“世爵”二字,横额刻有“天朝浩券”及“镇守辽东总兵官兼太子太保宁远伯李成梁”字样,下刻“万历八年十月吉日立”(公元1580年),柱脚前后各有石狮两对,抱鼓石两对,外侧各有石兽一只。穿过石坊,是广宁城鼓楼,同样被乱糟糟的摊贩围绕。










看完鼓楼,继续向北,都快走出古城了,右拐进一条胡同,没多久就看到了崇兴寺辽代双塔。
崇兴寺两座风格一致,秀丽挺拔的辽代古塔,位于北镇古城东北隅,东塔高43米,西塔高42米,均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基座每面宽7米,基座上雕有各种花纹,下部雕有狮子、负重力士和莲瓣。向上为仰莲座,座上承托塔身,塔身每面有拱龛,内雕坐佛,外立侍卫,上饰华盖、飞天和铜镜。塔檐十二层,由下至上逐层内收,每层檐角俱挂有风铃,随风摇动,声音清脆悦耳。塔顶的莲花座、宝瓶、鎏金刹杆、宝珠、相轮均保持得相当完好。西塔的中部还镶有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崇兴寺塔记》小石碑。
前一篇:【东北行】大连:旅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