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八” 1862
(2015-10-03 08:10:18)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由来 |
《红楼梦》中,鸳鸯提起她嫂子时,恨恨地说她是“专管九国贩骆驼的”,如果放在廊坊人的口中,会把鸳鸯嫂子这种人叫作“张八”,加儿化音。
北宋沈括和元代元怀分别在他们的《梦溪笔谈》和《拊掌录》中,记载了同一个故事。“北都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士人谓之‘生张八’。”一日,张八姑娘到宰相寇准府中献艺,席中有寇准幕僚、西蜀名士魏野,寇准就请魏野为张八姑娘赋诗一首,魏野无奈,就挥笔写道:“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魏野行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座客大发一噱。”
这首玩笑之作的打油诗影响广泛而深远。台湾人在讥讽某女子时,常称之为“三八”,并非源于三八妇女节,因为在此节诞生之前,就有这句骂了。刘福根在《汉语詈词研究》中考证,“三八”正是出自此典,取魏三之“三”,张八之“八”。与之相对应,他们称类似性格的男子为“半生子”,也是出自这首诗中的“半生半熟”。不仅如此,这首诗还留下了一个很正式的成语,即“生张熟魏”,泛指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