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医改七年之痛

(2016-07-15 17:08:38)
分类: 健康话题

  新医改七年之痛,是婴儿坠地之前的阵痛,不是七年之痒。阵痛时间如此之长,是因为新医改属于财税体制改革,而财税体制改革的过程从来都是漫长的,因为税收支撑的财政分配,牵涉方方面面,改革原有体制,形成新的体制,绝非一蹴而就。

  距离新医改最近的财税体制改革是1985年至2006年的农村税费改革。1985年开始实行分级财政,乡镇企业好的,乡镇财政也好,但是很多乡镇的乡镇企业不好,乡镇财政便捉襟见肘,只能搭征收农业税的车,向农民征收村提留、乡统筹来维持,于是农民负担逐年加重。中央每年都要下达减轻农民负担的红头文件,但是都难以落实,因为减轻农民负担,乡镇便减少收入。结果,农业税增长的速度高于粮食增产的速度,村提留、乡统筹增长的速度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速度。2006年,中央做出重大决策:全面免除农业税、村提留、乡统筹,乡镇财政缺额,由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为什么“转移支付”姗姗来迟呢?因为免除农业税并加上“转移支付”需要1000多亿元,而在1998年以前,国家财政收入每年只有几千亿元。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国家财政收入逐年增加,1999年突破1万亿元,2006年接近4万亿元,国家财政终于有能力免除农业税并实行“转移支付”。

  2009年国家财政收入6.84万亿元,具有了实行新医改的财政能力。之所以叫“新医改”,是因为旧医改把公立医院推向了市场,公立医院要趋利赚钱,于是导致看病贵。解决看病贵,应该多头着手,其中包括对公立医院增加财政补偿,但是仅靠财政补偿并不能解决看病贵。

  患者看病贵犹如当年农民负担重,但是公立医院不同于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不是经营者,它只是需要经费,财政转移支付,解决了它的经费,也就免除了农民的负担。公立医院则是经营者,不可能以财政补偿替代它的经营收入,从而免除患者的负担。如果那样,公立医院就会躺在财政的怀抱,那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服务质量将会大打折扣。所以,新医改比农村税费改革更难。

  各个工业化国家的医疗体制建设都有很长历史了,至今各有长短,都不是尽善尽美。德国的医疗保障立法始于俾斯麦,有130多年历史了;英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始于二战以后;美国的医疗体制改革直到奥巴马仍在进行。中国的新医改才7年,前途注定是漫长的,阵痛是难免的。阵痛是什么?是公立医院的患者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怎样不合理呢?请看:2009年以来,年均增长接近20%!高于经济增长,高于人均收入增长,高于物价上涨。因此,2016年6月20日卫计委发出《关于尽快确定医疗费用增长幅度的通知》:“力争到2017年底,全国医疗费用增长幅度降到10%以下。”可见,新医改7年,看病贵不仅没解决,而且越来越贵。

  阵痛须镇痛,请关注下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