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健康话题 |
第一个医疗新闻事件,是中国医师协会在2014年12月13日召开的首届“国际临床科室管理年会”。这个管理,不是管理出效益的管理,而是管理出和谐的管理。这个和谐,是医患和谐,医生爱患者,医患才和谐。
这次年会邀请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袁钟做了主题演讲,题目是《做与文化相适应的医生》。这个文化,指的是人文精神,具体是指爱的精神。他的演讲就是他的研究方向。1955年出生的袁钟,专攻中国医学史,发表大量人文医学论文。
从去年年底到现在,网站、微博、微信一直在转发他的演讲,都冠以《协和医学教授袁钟的演讲令全场鸦雀无声》的标题。之所以鸦雀无声,是因为在座的几百名医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之所以震撼,是因为演讲直击医疗界时弊。他的最精辟的一句话是:“因为爱,才有了医疗和医院,如果爱的精神泯灭了,就不再叫医疗,那叫交易,医生不可能有尊严。”
第二个医疗新闻事件,是山西日报客户端2015年9月28日报道《山西省人民医院以“无床位”为由拒收危重病人》。说的是太原市民宋女士突发急症,意识模糊,无行动能力,被120 按“就近原则”送到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却以“无床位”为由而拒收。山西日报记者接到报料迅速赶到现场采访,却被导诊护士以及保安阻挡。因为记者介入,急诊科才开始抢救,但是已经耽误40分钟,幸亏生命无恙。可是山西省人民医院一些医护人员却在微博、微信上反击山西日报:难道患者是你们的职工你们就可以公器私用吗?并骂记者傲慢、偏见、不要脸、没有一丝廉耻之心。9月29日,山西日报对此事发表评论,随即山西省人民医院给报社送来“问责整改”公函,表示全院立即进行“首诊负责制”等核心制度的强化学习。
此事的是非曲直一目了然,舆论监督无疑是正确的,医院拒收病人显然是错误的。遗憾的是,医疗界的一些公众号和个人微博、微信却只转发山西省人民医院一些医护人员的反击文章,而不提山西省人民医院的“问责整改”。或许因为无法无天的医闹和暴力伤医事件频发,让医护人员心寒,于是抱团取暖的心情油然而生。但是凡事应当就事论事、实事求是,而不能感情用事。
把两个新闻事件对照着看:一些医护人员的确缺乏人文素养和爱心。当然,绝大多数医护人员一直在践行着希波克拉底誓言所表达的职业道德、南丁格尔誓言所表达的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