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消化道体检?(1)
(2014-12-09 16:43:31)
标签:
健康内镜消化道体检蔡桓公 |
分类: 健康话题 |
健康体检,有多种规格,检查项目从少到多,费用从几百元到一两千元甚至更多。即使项目多、费用高的健康体检,也很少做消化道体检的。
消化道体检就是内镜检查,尤其是新型内镜检查,以及在内镜下取样活检,是发现诊断食道癌、胃癌、肠癌的金标准。不做内镜,当然就查不出消化道癌。单位组织的体检为什么不做消化道内镜检查?因为个人害怕内镜检查的不适感,而单位为了控制费用。
害怕镜检的有三种人:
一是讳疾忌医的人。扁鹊见蔡桓公,看出蔡桓公有病,直言相告,而蔡桓公坚信自己没病。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蔡桓公是史载最早的讳疾忌医的人。其实蔡桓公只是不相信医生的话而已。现在的讳疾忌医的人,真是不可思议,明明怀疑自己有病,甚至知道自己有病,却不愿被证实,所以不愿做检查。
二是“谈镜色变”的人。做过镜检的人,会给没做过的人说“难受死了”。于是没做过的也不敢做了。这种人,和讳疾忌医的人一样糊涂。检查怕难受,如同打针怕疼、吃药怕苦。诊病治病岂能是享受!
三是“医盲”的人。许多人具有丰富的伪科学、伪养生知识,对真正的医学知识却一窍不通。拿镜检来说,有无痛镜检,无痛就是短暂麻醉,睡一会儿,就检查完了,醒来没有任何不良感觉。但是许多人把麻醉视为“死了一回”,以为对自己的大脑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别做以上三种人。45岁以上的人,要每年做一次消化道体检,如果抽烟、喝酒,如果有消化道癌的家族史,如果贫血、消瘦、夜里肚子疼,或者是老胃病,那就更应该做了。单位组织的健康体检不包括消化道体检,那就自己体检。如果有医保,住院体检是可以报销的。
大多数常规体检,对其他脏器的检查都比较精准。如:肝脏的血清甲蛋白测定,B超、CT、核磁检查;肺部的X线检查,痰细胞学检查;肾脏和胰腺的超声、CT检查。这些检查就可发现早期癌变。唯独对消化道检查很粗浅:仅仅是做钡餐,若发现食道内径变窄,那基本上就是中晚期了;针对肠道的检查则是直肠指检,可是肠道那么长,指头那么短,只能发现直肠癌,不能发现结肠癌,即使发现直肠癌,一般也不会是早期,况且指检的准确率只有50%。
消化道癌若要早发现,须做内镜尤其是新型内镜检查。解放军153医院黄锦博士说:新型内镜即“窄波成像放大内镜”,熟练掌握其诊断技术,不仅可以发现消化道早癌,而且可以实施“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将其扼杀于摇篮之中,消灭于萌芽状态;至于大肠癌,只要及时发现并掐掉息肉,就可预防并消除早癌,大肠无息肉,就不会有早癌。
消化道早癌向中期、晚期发展很快,但是从癌前病变向早癌的发展却是缓慢的。食道癌、胃癌的癌前病变这个阶段可能长达好几年,叫“不典型增生”,最后发展到原位癌,原位癌发展为早癌,又需要一年多。如果每年做一次新型内镜检查,只要医生技术熟练,一定可以发现癌变,消除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