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的健康,水的概念

(2014-01-07 09:08:05)
标签:

谬论

能力

矿物质

食物

就是

健康

分类: 健康话题

  商家市场竞争打水仗,都说自己好,别人不好,让消费者无所适从。到底什么样的水才是健康的水呢?公允地说,只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水都是健康的水。只是水的品种多,品牌多,都在健康范围之内,又有层级之分。

  都是健康的水,怎样划分层级?这好比农产品,划分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都是健康的,为什么还这样划分?因为消费者崇尚纯天然,所以这样划分。有机食品就是纯天然,绿色食品接近纯天然,无公害食品的农药残留微乎其微,符合标准,绝不超标,绝对不影响健康,尽可放心食用,但只能居于第三层级。可见,层级围绕“天然”二字而划分。健康的水划分层级,也是围绕“天然”二字而划分。

  山泉水是第一层级。山泉水产于山,是从山体自然涌出的未受污染的水,或者是在山体钻井采集的未受污染的水,而钻井采集的比自然涌出的更天然。

  矿泉水是第二层级。矿泉水产于地,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钻井采集的水。鉴于矿泉水实际上是城市近郊的地下水,那么就可以认为它被污染的概率大于山泉水,它的天然的程度低于山泉水。

  纯净水是人工过滤的,矿物质水是在纯净水中添加矿物质,都不是天然的,只能居于第三层级。

  关于健康的饮用水,除了“天然”这个属性,还有三个概念需要理性地、科学地去认识。

  一是矿物质。中国人的矿物质平均摄入量,低于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喝水应当以补充矿物质为目的之一。在理论上,这是正确的,但是实际上,我们不要靠喝水来补充矿物质,我们还是应该靠吃含矿物质高的食物来补充矿物质,因为水中的矿物质与食物相比真是微乎其微。

  二是pH值。pH值小于7为酸性,等于7为中性,大于7为碱性。“天然的弱碱性水”是商家的广告语和卖点,实际上,自来水基本上是弱碱性,偶尔会是弱酸性,瓶(桶)装水几乎都是弱碱性的。“人体是弱碱性的,所以要喝弱碱性水”,这是商家的说辞,医学家对此不屑。人体是个复杂的有机体,不同的组织器官在不停地进行着不同的生化反应、分解合成、新陈代谢,因此各个组织器官的pH值是不同的,所以不能把人体定为弱碱性。血液是弱碱性的,但是与毛细血管紧密相连的所有细胞的内液、外液却是弱酸性的;胃液是强酸性的,但是排入胃里的胰液却是碱性的,排入十二指肠的胆汁是弱碱性的,大肠液碱性更强了一点,尿液或酸性或碱性变化无常。总之,消费者不要被pH值忽悠。

  三是小分子团。水的分子式是H2O,若干个、十来个H2O连在一起,就叫分子团。6个以下H2O连在一起叫小分子团,10个以上H2O连在一起叫大分子团。小分子团穿透细胞膜的能力更强,因此商家就标榜它的水是小分子团。但是实际上,天然的水,以及人体内的水,既有小分子团,也有大分子团,没有纯粹的小分子团水或大分子团水。

  关于水,还有更极端的不科学的概念如下:

  “电解水挑战亚健康”。有谁成天喝过了电的水呢?

  “水提供生命动力源”。正确的说法为“水是生命之源”,改为“动力源”就不科学了,动力即热量,水没有热量,蛋白、脂肪、糖才有热量。

  “你每天都在喝有问题的水,就是每天都在中毒”;“现在换水,以后不必换血”。这是伪科学的恐吓,是台湾冒牌博士林光常的“名言”之一。

  “喝水胜过吃药”,“水才是最好的药”。这是美国的张悟本式的专家的专著的书名。中国的广告策划人改为“喝好水治百病”。

  真理跨越一步就成了谬论。水的科学跨越一步就成了伪科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