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的新品种:山泉水
(2013-12-27 09:23:15)
标签:
原本不一样最好水库也是健康 |
分类: 健康话题 |
说起山泉水,就会联想到农夫山泉。农夫山泉知名度很高,不光因为广告做得多、做得好、“有点甜”,更因为在北京与《京华时报》的“水质标准”之战。但农夫山泉不是山泉水,它是纯净水,自称“天然水”。它的水源是千岛湖和丹江水库,不符合山泉水的定义。千岛湖原来不叫千岛湖,叫新安江水库,1959年建成,就像1955年建成的信阳南湾水库。为了发展旅游,“库”都改叫“湖”了。
山泉水是饮用水的新品种,尚无国家标准,但湖南、福建、广东已有地方标准,已报国家卫计委备案。现依据《广东省饮用山泉水卫生标准》(2011年),对山泉水做简明扼要的解释。
“广东标准”对山泉水的定义有5个要点:1.非江河、湖泊及公共供水系统的水;2.从山体自然涌出、渗流的未受污染的水;3.或者在山体钻井采集的未受污染的水;4.保留水源中原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5.可以经过适当过滤和消毒灭菌。
“非江河、湖泊及公共供水系统的水”这句话,把纯净水拒在了门外。
从山体自然涌出、渗流的山泉水,自古以来享有盛誉,唐代陆羽著《茶经》,言煮茶用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水上”就是山泉水为上。凡山泉,附近居民必然取水饮用,久而久之,忽然有人主观感觉祛病延年,便一传十、十传百……这泉就成了神泉。“广东标准”因此开宗明义地说:“天然山泉水有着悠久的饮用历史和文化。”其实古人并不知道,没有涌出的,储存在山体里的不见天日的水,才是最好的水。所以,“广东标准”把“在山体钻井采集的未受污染的水”也定义为山泉水。“在山体钻井”并非仅指在山坡钻井,也包括在山脚钻井,山脚也属于山体。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所以有山高水长这个词。山体里的水是融为一体的,山顶上、山坡上涌出的水其实源于山脚,是特殊的地质结构产生的压力把水送到了山顶。
山泉水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对有的山泉水“可以经过适当过滤和消毒灭菌”,但是不过滤、不灭菌就符合标准的无疑是最好的山泉水。
山泉水的标志是一个“山”字,矿泉水的标志是一个“地”字。《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对矿泉水的定义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钻井采集的天然的水。”
在矿物质含量、微量元素含量方面,山泉水与矿泉水有差别,但差别不大。
在卫生指标方面,二者差别较大。每毫升山泉水允许含50个细菌,而每毫升矿泉水则允许含100个细菌。这两个细菌指标都在安全范围内,但还是越少越好,故见高下之分。与细菌指标密切相关的物质是溴酸盐。山体里的山泉水与地底下的矿泉水都不含溴酸盐,但都含溴化物。用臭氧消毒杀菌以后,臭氧与溴化物反应,生成了溴酸盐。山泉水与矿泉水的溴酸盐允许量都是0.01毫克∕升,这就意味着所用臭氧的量是一样的。可是,二者所允许含有的细菌个数却是不一样的。山泉水允许含细菌50个,这说明用臭氧消毒灭菌前的天然山泉水所含细菌原本就少。矿泉水允许含细菌100个,这说明用臭氧消毒灭菌前的天然矿泉水所含细菌原本就多。总而言之一句话:山泉水优于矿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