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毒豆芽”
(2013-12-10 11:04:44)
标签:
理性也就是科学家动物于赤健康 |
分类: 健康话题 |
“毒豆芽”如过街老鼠,消费者人人喊打,媒体连篇累牍曝光。“毒豆芽”之所以加引号,那是因为它并非真的能让人中毒,引发公共安全事件,而只是含有不该含的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之一:激素。生豆芽,加激素,这已不是秘密。市场有售,网上有卖,用法说得清清楚楚。这种激素是植物激素,不是动物激素,植物激素对动物和人不管用,同理,人和动物的激素对植物也不管用。也就是说,生豆芽只会用植物激素,不会用动物激素。有媒体说含激素的“毒豆芽”会导致儿童性早熟,纯属无稽之谈。植物激素又叫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植物体内天生就有的,但近几十年才被科学家发现。植物体内有6种激素,每一种激素都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并不复杂。知道了它的分子结构,就可以人工合成,合成的或与天然的一样,或与天然的相似。也可以在已知的有机化合物中寻找相似的。如此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全世界都在农业上广泛使用。媒体曝光的AB粉,就是其中之一。AB粉顾名思义是两种粉,实际上是两种植物激素,分别是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能让豆芽长得快,长得粗,长得长。这两种植物激素的毒性很低很低。细胞分裂素的毒性为LD50:2965毫克/公斤。LD是英语致死剂量的缩写,50表示50%死亡,LD50就是半致死剂量,LD50:2965毫克/公斤的意思是:折合每公斤体重吃2965毫克的细胞分裂素就会致半数小白鼠死亡。这个毒性与食盐相当,食盐的LD50为3000毫克/公斤。至于赤霉素,毒性就更低了,LD50为25000毫克/公斤。各种植物激素的毒性都是很低的,以至于在农产品上的残留量不必检测。但是,会不会像农药那样加大剂量而滥用呢?不会的,因为植物激素用多了会起反作用,限制生长。
化学物质之二:尿素。生豆芽相当于无土栽培,水肥则长得快。
化学物质之三:亚硝酸盐。这是尿素所致。尿素含氮,硝酸盐也含氮,豆芽吸收的氮会转化为硝酸盐,再转化为亚硝酸盐。其实所有农作物体内都含有亚硝酸盐,绿叶蔬菜含的尤其多。
化学物质之四:漂白粉。这是为了杀菌,自来水里就有。
化学物质之五:抗生素。这也是为了杀菌。
以上解析,意在让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要杯弓蛇影。
查处“毒豆芽”,历来有争议。如果把豆芽视为农产品,以上五种化学物质就都可以用,但不得超标。如果把豆芽视为加工的食品,以上五种化学物质就都不能用,因为它们不在食品添加剂之列。
豆芽之毒,其实更在于带不带病菌,化学物质与病菌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欧美国家生豆芽不加化学物质,是纯天然的,叫有机芽菜,拌沙拉,生食,但不安全,那才是真正的毒豆芽。2011年德国爆发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几千人感染,几百人肾衰,几十人死亡,传染源就是一家有机农场生的有机豆芽带着出血性大肠杆菌。美国则爆发沙门氏杆菌疫情,也是毒豆芽惹的祸。豆芽如果熟食,病菌就会被杀死,可是西方人喜欢生食有机蔬菜。如果辐射杀菌,即使生食也不会导致疫情,可是崇尚有机食品的人反对给蔬菜辐射杀菌,认为那就不有机、不天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