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餐桌上的浪费”中外古今考(8)

(2013-03-29 15:12:01)
标签:

全文

四川省

许多以

精加工

口感

健康

分类: 健康话题

  本篇还要跑题,继续说说“餐桌下的浪费”。

  据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记者王立彬),除了“餐桌上的浪费”惊人,我国粮食在没上餐桌之前的浪费同样严重,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这个浪费一年达700亿斤。本篇解读如下:

  1.我国年产粮食1万1千亿斤,农户存粮约占全国粮食年产量一半左右,由于储存设施简陋,虫霉鼠雀害造成8%左右的损失,在400亿斤以上。虫即储粮害虫。粮食不光长在地里遭受各种病虫为害,在仓库里还遭受十几种害虫为害。比如象,比如蠹,农民称之为“牛”。谜语:“一座房,两头尖,进得去牛,放不下鞭。”谜底是小麦。谜面中的“牛”就是象和蠹。霉变粮则是由于受热、受潮使霉菌繁殖所致。鼠害、雀害则因储存设施简陋,甚至仅仅是装进编织袋堆放起来。在自然条件下储粮,造成8%左右的损失,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在五代十国时期,朝廷的皇粮国税因此向农民加了10%的“雀鼠耗”附加税。如今,为了减少农户储粮损失,河南省一些地方推广钢制小粮仓,财政补助220元,农民只出80元。

  2.国家相当一部分粮食仓库属于危仓老库,储粮损失大,主要因为虫害,控制标准是每公斤粮食不超过5只虫,损失率控制在0.3%以下,但往往超过这个比例。我国粮食物流方式落后,散粮运输比例约为15%,装船卸船、装车皮卸车皮的抛撒、遗留损耗的控制标准为0.03%,但这个比例往往也超过。粮食储藏、运输每年损耗逾150亿斤。

  3. 粮食精加工每年损失130亿斤以上。以大米为例,分为4个等级:脱了壳,为糙米,虽然糙,但含有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人体不能合成的赖氨酸、苏氨酸;糙米再碾,为标二米,营养有所损失,但基本保留;标二米再碾,为标一米,口感好,但比标二米营养损失4%;标一米再碾,为精米,口感最好,但比标二米营养损失15%。目前市场上精米占30%,标一米占60%,标二米占6%,糙米占4%。中国人都食不厌精了,而许多以大米为主食的国家标二米、糙米则占80%。我国小麦精粉加工造成的损也比以小麦为主食的其他国家严重。

  粮食的储藏、运输、加工,一年浪费700亿斤,占全国粮食年产量的6%,相当于四川省的年产量,相当于河南省年产量的2/3。增产粮食那么难,浪费粮食竟这么容易,发人深思。

  除了没上餐桌的粮食浪费,还有没上餐桌的蔬菜、水果浪费。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出现卖菜难,农民只好忍痛任其烂掉或掩进土里,这是市场失灵、计划不当造成的地域性生产过剩。卖果难则主要由伪科学谣言所致,如“香蕉致癌”等等。

  避免农产品浪费,不是一篇千字文说得清的,但由此可见,建设富裕文明的国家,需要建立方方面面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体制、机制以及道德准则、舆论准则、科普准则,这些都是软件,比硬件更重要。(本报据博主博客综合整理,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