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湾为什么进口美国“瘦肉精”肉?

(2012-11-12 15:12:48)
标签:

李明博

美国

莱克多巴胺

自由贸易

牛肉出口

健康

分类: 健康话题

  □邱甄博文

  7月25日,台湾“立法院”通过了进口美国牛肉案,允许含有莱克多巴胺残留的美国牛肉进入台湾市场。莱克多巴胺继克伦特罗之后被称为“第二代瘦肉精”。为了让美国牛肉合法,台湾“立法院”修改了“食品法”。台湾原来的“食品法”禁止莱克多巴胺,修改后允许莱克多巴胺残留,允许的残留量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允许的残留量一致,即10ppb(1 ppb为十亿分之一)。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共同成立的,是最权威的食品立法机构,它所允许的残留量,无疑是安全的残留量。但是,台湾多数民众长期以来反对进口美国牛肉,而马英九坚持不懈推动“立法院”通过“美牛案”,这是为什么呢?

  先说台湾的市场。台湾自产的牛肉只能满足7%的市场需要,大部分牛肉需要进口,不从美国进口,就得从别的国家进口,如澳大利亚。但是澳大利亚的牛吃的主要是饲草,肉韧,不够嫩,不能一嚼就烂,也不够香,价格也稍贵。而美国的牛除了喂饲草,还喂甜玉米,肉嫩,香,价格还便宜,许多人喜欢吃。喂牛竟用甜玉米,是因为美国玉米面积大,产量大,价格便宜。美国因为农业发达,所以畜牧业也发达,美国的牛肉、猪肉产量占世界的20%,向许多国家出口。而台湾自产的牛肉只能满足7%的市场需要,那么美国怎能不盯着台湾市场呢?但是台湾只进口美国牛肉,不进口美国猪肉,因为台湾自产的猪肉可以满足100%的市场需要。

  再说美国牛肉出口。美国牛肉出口自2003年发现1例疯牛病以后形势急转直下,许多国家拒绝进口。疯牛病可是比瘦肉精更吓人。尽管疯牛病很快被扑灭,但许多国家仍不肯放弃这个借口,仍不愿进口。美国便把牛肉出口与其他贸易挂钩,一些国家被迫进口,但量很小,而且只进口30月龄以下的牛肉。为什么限制在30月龄?因为30月龄以上容易感染疯牛病。2010年以后,疯牛病风波总算过去了,但是消费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莱克多巴胺,而美国不可能不使用莱克多巴胺。不得不进口美国牛肉的国家和地区,要么默许莱克多巴胺,要么立法允许莱克多巴胺。在台湾,先是默许,但是民众不答应,于是就查,查出来的莱克多巴胺虽然只有2 ppb,仅为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允许量的1/5,但终归是查出来了。不过,这么小的残留量也说明,美国牛肉的确是严守标准的。为了平息反对声浪,为了免除后顾之忧,台湾只有立法允许莱克多巴胺。

  第三,说说韩国。马英九力主进口美国牛肉,其实是跟韩国总统李明博学的。韩国自产牛肉价格很贵,据说是全世界最贵的牛肉,但是不含莱克多巴胺,所以不乏消费者。可是,韩国牛肉只能60%自给,不得不进口美国牛肉,是美国肉类外销的第四大市场。前三名是墨西哥、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国组成北美自由贸易区,进口美国牛肉在所必然;日本和美国虽然没有签自由贸易协定,但与美国贸易关系密切,而且日本牛肉自给率只有40%,所以进口美国牛肉也是势在必行。居第四名的韩国,就成了美国的大客户,但是却一波三折。先是疯牛病,继而是莱克多巴胺,再就是保护本国农民利益。韩国农民,个个都是血性汉子,为了阻止外国农产品进口,经常在国内示威游行,如果世贸组织在哪儿开会讨论自由贸易,韩国农民中反对全球化的中坚分子会与其他国家的中坚分子一道赶去游行抗议,十来年以前,在香港,曾有韩国农民以自焚的极端方式抗议自由贸易。李明博对此一清二楚,但是他也深谙经济发展之道,他要让韩国经济增长到一个新水平,根本之路就是与美国实现自由贸易,这是世界上较小经济体的普遍选择,而要与美国实现自由贸易,就不得不忍痛牺牲韩国农民的利益,批准美国牛肉进口。结果,引起轩然大波,一波接一波,动辄百万人游行。李明博向农民道歉,向全体人民道歉,但是与美国实现自由贸易的目标不变。2012年3月15日,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核心是农产品和汽车,韩国取消包括牛肉在内的美国农产品2/3的进口关税,美国取消韩国3升以下排量汽车的关税。

  第四,说说台湾。台湾是美国牛肉出口的第五大市场,台湾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与美国实现自由贸易,台湾牛肉自给率只有7%,进口美国牛肉只牺牲极少数农民利益,不会伤筋动骨,而且对美国牛肉实行标示制度,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据报道,“立法院”通过了“美牛案”以后,台湾餐饮业欣喜若狂,因为味美价廉的美国牛肉是许多吃货的最爱。接下来,台湾不光与美国谈判自由贸易,还谈投资和伙伴关系,预计都可谈成。

  牛肉,残留莱克多巴胺的牛肉,岂止是健康问题,竟牵动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按传统思维,这不可思议,但是全球化就是这样的思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