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是不是有神仙》解读之十二:樊馨蔓其人其文
(2012-06-21 17:00:10)
标签:
小知伪养生健康 |
分类: 健康话题 |
□杨青平
樊馨蔓,女,1966年生,杭州人。上高中时考入浙江电视台业余演员剧团。高中毕业后连续三年报考知名艺术院校均落选。1988年到中央戏剧学院进修,结识著名制片人张纪中,1990年二人同居,2002年结婚。1993年应聘进入中央电视台,先后担任“东方时空·百姓故事”编导、“感动中国”总导演,这期间出版《芝麻开门》、《暴走的日子》、《人体植物》、《你的影子》等文学作品,在圈内有才女之名。2009年将博客整理,出版50万字的《世上是不是有神仙》,推崇重庆缙云山绍龙观道长李一。网上评论说,“感动中国”的女人这回触怒了中国。
这份简历,在本系列“解读”之一就引用过。现在解读作者其人,还需要引用。从这份简历可以看出,作者不是通过高考进入正规大学的,属于“五大”大学生,虽然说英雄不问出处,但社会上对这种学历的人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在中央电视台也是如此。我与中央电视台的一些人有过密切接触,2006年、2007年我作为撰稿人,参与了电视文献纪录片《皇粮国税》摄制全过程。一位资深编导对我说:在中央电视台,“五大”学历的人很多,因为中央电视台扩张太快、进人太多而背景复杂,所以就“不拘一格选人才”了;中央电视台是中国最大媒体,中央电视台的人皆引以为豪,观众们会以为他们都很了不起,其实未必,起码并不尽然。后来,我与《百家讲坛》的一位颇受好评的主讲人同桌吃饭,他对媒体上说的“百家讲坛主讲人皆被编导修理过”这句话特别反感,“我是博导,他们连正规大学都没上过,我得听他们的,店大欺客,有什么办法,咱不是想出名嘛!”我作为观众、他作为主讲人都有同感:百家讲坛段落间隙编导加的承上启下的文字实在是缺乏水准。
樊馨蔓就是在这样的圈子里有才女之名。她一本接一本地出书,虽然高产,却没什么影响,没什么人读过。她做总导演的“感动中国”不是她导演得感动人,而是从全中国挑选出来的人物的事迹感动人,像这类品牌栏目的总导演并不是搞创作,而是当裁判,春晚总导演也是这样,可不能与电视剧、电影总导演相比。她的“中国最大媒体记者”、“感动中国”总导演等名头只代表位置显赫,不代表水平超群。她的《世上是不是有神仙》因为写的是名人,是奇人,是离经叛道,所以著名,但是写得实在不怎么样。
评价樊馨蔓,还需要两句话:小知思想,小知情调。
小知,就是“小知识分子”,比无知分子有知识,又不如知识分子、大知识分子,在《世上是不是有神仙》这本书中,樊馨蔓和她的朋友们自嘲的“无知的知识分子”即为小知。
对于传统的、主流的思想、理论、科学、知识,无知分子因为不懂,所以很谦虚,只顾学习不去怀疑;知识分子、大知识分子因为懂,知其博大精深,所以也很谦虚,只顾研究不去怀疑;只有小知,半懂不懂,似懂非懂,自我自尊,自负自傲,只有虚荣,没有虚心,勇于叛逆,耻于继承,所以不愿学习,所以硬要怀疑,比如对于传统的中医、主流的西医,他们就是既不学又怀疑。
对于非传统的、非主流的、科学未证明的、伪科学的、旁门左道的甚至歪门邪道的东西,因为新奇,所以小知们最感兴趣,所以他们追捧那些伪养生大师。无知分子也追捧伪养生大师,那是因为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丑的文字,好画最新最丑的图画。
小知们不喜欢随同大众,只喜欢结成小众,在小圈子里自我标榜,自我陶醉,惺惺相惜,互相欣赏,自以为很有情调。小知们也不喜欢大众观念,只喜欢小众观念,对于认准的小众观念痴心不改,执迷不悟。樊馨蔓和她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在生活中结成小众,和她的粉丝们在网上结成小众。且看她对李一如何痴心。在一次博友见面会上,樊馨蔓对她的粉丝们说:“……其实,我们一直都生活在道长所传授的道文化中……我是一个做传媒的人,传播道文化是我应尽的责任。我感到很幸运,能够在今生结识道长这样有学识、有自己的实践经验,而且极其有胆略的、这样了不起的人。”
其实李一也是一个小知。他博览群书,但不求甚解,或者只是一知半解,所以满嘴科学名词,却都用错了地方,导致错话连篇。而樊馨蔓的知识仅限于电视影像,李一的信口开河,她闻所未闻,谬以千里,她也不知,所以忠实地记录下来了,真不愧是纪录片编导。她若有知识,凭她对李一的崇拜和爱戴,一定会改正过来的。
小知们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喜欢偏执地思考,不惜违逆大众的主流思想。樊馨蔓推崇李一,是在李一未倒之前,这情有可原,因为当时许多名人都推崇李一。可是李一倒了,人家都不吭了,她依然坚持己见。这种偏执,其实是一以贯之的。她的PK者司马南,提供了一篇她以前的博文,文中对已经是过街老鼠的虎狼之医胡万林大加推崇,说:“就我个人的调查和采访结果,胡万林不神秘,他不是神,也不是仙,而且,如果仅仅把他当做是一个治病救命的神医,那是冤枉他,委屈他了,他是属于未来的新一代人类科学工作者,是一个磊落的、实事求是的、了不起的人!”这股偏执劲,令人惊讶。同时,这句话也可见其写作水平之一斑:文中“而且”用错了,应该用“但是”;“冤枉他”应删掉。
下篇请看樊馨蔓辟谷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