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上是不是有神仙》解读之十一:当代林灵素

(2012-06-21 16:56:56)
标签:

葛洪

林灵素

神霄派

健康

分类: 健康话题

  □杨青平

  不管是好名还是坏名,李一注定是要在历史上留名的。他曾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这在道教界地位是很高的,在社会上又有那么高的知名度,而且在被推下神坛之前,在政界、商界、文化界不乏崇拜者。

  名载史册的李一,和历史上哪个著名道士相似呢?

  葛洪,东晋著名道士,精于炼丹术,也精于中医药。著有《抱朴子》,讲炼丹,讲神仙,讲养生;还著有《玉函方》、《肘后备急方》,记载大量中医验方。抱朴子,也是葛洪的号,取抱朴守拙之义;玉函,是玉制的盒子,珍贵的书籍装在里面;肘后,古人出行挎包袱,挎在肩上、垂在肘后。李一也讲神仙,但他不懂中医,并把中医说得一无是处,与葛洪不相似。

  陶弘景,南北朝时南朝著名道士,也精于炼丹和中医药。隐居茅山,史称茅山道士。辟谷修炼四十年,但每天服食茯苓、蜂蜜等药饵。学问很大,常与皇帝书信来往。李一也辟谷,却宣称什么都不吃,是假辟谷,与陶弘景也不相似。

  孙思邈,唐代著名道士,药圣,李一望尘莫及,不可比。

  陈抟,北宋初年著名道士,易学大师,隐居武当山辟谷二十年,饮酒服药饵,这与李一的辟谷也不相似。

  林灵素,北宋末年著名道士,李一与他倒是好有一比,相似之处颇多。

  林灵素年少时的身世众说纷纭:《宋史》有他的传,说他或在寺庙或在道观里干些杂活,换口饭吃;私人笔记(野史)说他是苏东坡书僮,读碑记,数万言一经过目,就背得烂熟,令苏东坡自愧不如。李一年少时也是身世不详,媒体说他跟一个耍杂技的师傅游走江湖,学成后自己建立了魔术杂技团;他自己却说跟师傅学习《圣经》、《古兰经》、佛教的《大藏经》、道教的《道藏》。比较比较,对这些古今记载怎样采信?我认为《宋史》记载的林灵素干杂活换饭吃可信,野史说他比苏东坡还聪明不可信,肯定是他成名后自己吹嘘的;媒体说李一先是学习后是表演魔术杂技可信,李一说自己通读四大宗教经书不可信。虽然如此,但可以确信二人都是苦出身,很聪明。

  林灵素成年后专攻五雷法,所谓五雷法,就是念咒语召来风云雷雨之法。一般的道士装神弄鬼、驱邪镇魔,到他跟前可真是小巫见大巫。呼风唤雨可不是谁都敢吹的,据说在汴京有一次林灵素念咒语祈雨失败,又从外地请来他的师傅一块儿念咒语祈雨才获成功。其实,古代的祈雨,只要给够时间,总会成功的。因为农谚说:“久旱必雨”。林灵素请师傅来,得有时间,这时旱够了,自然有雨。现在也有祈雨仪式:三级干部会议刚召开,报纸、电视、广播刚宣传,全民行动起来要抗旱,这时,旱够了,天下起雨来。李一的咒语也好生了得,虽然不能祈雨,却声称能给水注入能量,把吃到胃里的玻璃灯泡碎片消化掉。

  林灵素之所以成名,是因为他把宋徽宗、蔡京(掌政)、童贯(掌军)以及宋徽宗宠爱的妃子都忽悠了,都给他们取了神仙名号。李一之所以成名,是因为他把政界、商界、文化界的许多名人都忽悠了,其中不乏美女,在缙云山上,李一让他们都互称仙友。

  林灵素开创了道教中的神霄派。其教义为:天有九重,最高一重为神霄,因为崇奉者可以直达神霄,所以身与天同体,心与天相通,这便是天人合一,必能与天互相感应,召来风云雷雨,但是行法术者平时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修炼。李一倡导辟谷,在当今的道教界自成一派。李一的辟谷不同于古代的辟谷,宣称什么都不吃,靠辟谷者诚心练功,与天合而为一,与天互相感应,便能从宇宙获取能量。

  再将《宋史》记载的其他内容摘要译为白话:林灵素在汴京四年,以欺世惑众为务,其说妄诞,经不起究问;间或祈雨,有小验而已;传授神霄秘笈,朝中士大夫趋之若鹜;每次举办道场,耗资数万贯;登坛讲道,问道者叩拜以请,所讲之道,并无新义,时时夹杂着诙谐嘲笑;追随他的道徒有两万人,皆锦衣玉食……汴京遭水灾,徽宗令他登城念咒作法退水,城上抗洪抢险的役夫纷纷举起工具要打他,他急走幸免。徽宗至此才知道民众所怨,令他离开京师。这段话稍加改动就适合李一:李一在缙云山数年,以欺世惑众为务,其说妄诞,经不起究问;间或以电线诊病,有小验而已;传授辟谷秘笈,政界、商界、文化界名人趋之若鹜;经常举办养生班,收费数以万计;登坛给CEO讲道、给电视观众讲道,问道者崇敬有加,所讲之道,并无新义,时时夹杂着风趣之句和时代新词;追随他的徒弟有三万人,一半在政界,一半在商界、文化界,皆为锦衣玉食的富人……适逢养生打假风暴,李一还把水下憋气、念咒发功挂在嘴边,广大网民在网上揭穿他的假象,有关部门至此才知道公众所怨,令他辞去宗教职务和政协委员。

  总之,李一就是当代林灵素。

  意犹未尽,再说几句。徽宗信道,信的不是清静无为之道,信的是妖道、邪道。斥退林灵素八年之后,六万金兵围攻汴京,而城中有军民百万,按常规是攻不破的,可是徽宗又听信另一个妖道的话,让那个妖道率领他的刀枪不入的道徒出城施法破敌,不一会儿,皆死于金兵的弯刀之下,而城门还敞开着,金兵顺势破城。北宋之亡,原因多多,一千年来也没说完。我认为,就亡在用妖道破敌这个事件上。历史,往往在某一个事件上发生转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