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爷车”
(2012-06-18 15:51:08)
标签:
老爷车飞鸽节能环保杂谈 |
分类: 民生话题 |
□杨青平
老爷车,是指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老式汽车,市场拍卖价格从几万美元、几十万美元到几百万美元、几千万美元不等。老爷车可以代步,但更主要是作为收藏品。如今有那么多汽车迷,其中不乏迷上老爷车的。
我的“老爷车”,不是汽车,是自行车,不止一辆,是两辆。其一,飞鸽牌,绿色,“28”的,1982年产;其二,五羊牌,棕色,“26”的,1989年产。
我标榜为“老爷车”,曾招致赞叹和鄙夷。赞叹者多为80后,车龄竟和他们的年龄相当;鄙夷者多为中老年人:“这破车你现在还骑着呢?我的早卖废铁了。”“你这算什么老爷车!瞧我的,七十年代的。”
敝帚自珍,缘于它的故事。“飞鸽”是名牌,名牌自行车在当时必须托关系才能买到。一辆崭新的名牌自行车,相当于现在大学生刚毕业就拥有一辆小轿车。当时,你若老是向别人借自行车,就好比现在老是向别人借汽车,不好意思的。而我不小气,谁都借给,自己没有别人骑得多。同伴中,许多人骑着它去约会,用它驮着女朋友去郊外,驮着驮着就变成新娘子了。同伴及其夫人们至今感谢这辆“飞鸽”,说是他们的鹊桥。我那辆“五羊牌”不是买的,是在一次环省采访活动中发的,我骑着它在一个月内绕河南省一周。至今,我每天上下班还骑着它。为何厚此薄彼,不骑“飞鸽”骑“五羊”呢?因为“五羊”是“26”的,小,驾驭自如。
我与自行车有不解之缘。少年时,在农村,别的小伙伴学骑自行车,大人得在后边扶着,不扶,就摔倒,大人们既心疼孩子又心疼车子。我在其他方面很笨,学骑自行车却出奇灵巧,不用大人扶,自己跨两下就会骑了。高中毕业后,当生产队会计,又当生产队长,常到县城公干,本可利用特权,坐生产队的拖拉机,别的生产队的“同僚”都是这样,那个威风劲,犹如现在坐奔驰、宝马。而我却偏爱自行车,自家没有,公家没有,要借,其实是租,骑一天队里要付三毛钱租金,这也合算,坐拖拉机烧的柴油何止三毛钱,而且耽误农业生产。有这段历史渊源,可知我大学刚毕业就拥有一辆崭新的名牌自行车心里是多么惬意。
后来,摩托车流行;再后来,电动车流行;近几年,小汽车迅速进入家庭。如今,我也有公车可坐,而我依然钟情自行车,因为可以节能减排,可以锻炼身体。为了锻炼身体,我还时常步行上下班,看着街上汽车拥堵不堪,我心里暗自幸灾乐祸。
鄙夷者会说,骑自行车很普遍,骑破旧自行车的也大有人在,有什么好自卖自夸的!我要解释的是,不为夸自己,夸的是这种生活方式,我不了解别人的骑车史,只好自己现身说法。现在乐活成为时尚,方显出我们骑车族之难能可贵。大凡平淡无奇的事,一旦符合了社会主流观念,顿时就不平凡了。比如,在唯GDP时代,环保而产值低的企业默默无闻,当科学发展观被确立,这类企业的社会责任心才受到称赞。同理,在汽车刚进入家庭之时,有车族人人虚荣,骑车族人人寒酸;当乐活理念兴起,驾车的、骑车的,荣辱感逐渐颠倒过来了。试想,当更多的人把屁股挪出汽车,挪到自行车上,构建节能环保、和谐永续、快乐健康的社会不就指日可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