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州模式”不是新医改的方向

(2012-06-18 15:35:03)
标签:

高州模式

洼地效应

健康

分类: 健康话题
杨青平
  高州,是广东省茂名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山区,是个贫困县。高州市人民医院不要财政一分钱,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其管理之道被称为高州模式。许多评论者及领导人物称,这也是新医改。
  看一组数据:这个县级医院竟有2000多个病床,每年接收住院病人6万多人,医疗总收入4.8亿元。这三个数据遥遥领先于全国绝大多数县级公立医院,但是又极不协调。病床数、住院病人赶上一个省级大医院,收入却比省级大医院至少少了10个亿,这说明住院费用便宜。一个县级医院怎么会有这么多住院病人呢?原来其中一半是来自高州市以外的,据说全国23个省都有病人来高州市看病,这说明这里的医技精、医术高。
  高州模式是这样的:一、十几年前就确立了走专科特色的道路,不断购买先进设备,培养技术人才,比如心脏病手术、肾移植就独具特色,仅心脏病手术一年就做1800台。二、病人花费少,只是大城市大医院的1/31/2。为了降低病人花费,99%的药品、一次性用品是国产的,而且招标采购实行民主化,杜绝吃回扣,同时狠抓医德、医风,严禁收红包。技术好,又便宜,这就形成洼地效应,吸引四面八方的病人。如果说大医院是暴利经营,那么高州模式就是薄利多销。薄利多销也能获得较好的回报,医院每年有几千万元的利润,骨干医生年薪可拿十几万、二十几万。这样,医院可以持续发展,医生也不会跳槽。
  高州模式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这不正是新医改所要达到的目的吗?但是,高州模式是难以普遍复制的,它只能在高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不能在全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分析如下:
  高州模式实质上是一种经营模式,尽管利润薄,但总归是要获利的,它的利润是合理的。绝大多数医院靠大处方、滥检查获利,则是不合理的。
  高州模式薄利多销是必然的选择,试想,它的住院病人和大城市的大医院一样多,如果收费标准也一样,那么病人还会选择它吗?所以它只能薄利多销。
  像高州模式这样的洼地效应只能有一个或几个,如果都这样,就不成其为洼地了,洼地连着洼地,就是平地,水便不会流向低处,只能浅浅地存着。
  高州模式的专科特色起步很早,已经成熟。别人再学,已经晚了,充其量只能吸引本地患者,不可能吸引23个省的患者。
  高州模式药价低,是因为采购民主,采购民主是因为院长道德高尚,不染指采购。高尚的道德是自觉养成的,全国那么多院长都会这么自觉吗?学焦裕禄学几十年了,腐败的县委书记仍然层出不穷。
  高州模式出名也有好几年了,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可是竟没有一个复制成功的。这只能说明高州模式无法复制。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这样认识:新医改是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但是并非只要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就属于新医改。
  新医改的实质就是:政府出钱给公立医院,让公立医院只能公益,不能趋利。这是政策,这是规定,这可以推行全国。
  可是,高州人民医院的院长却说,国家包医院不如包医保,让医院市场化,谁的服务好,价格便宜,谁就可以吸引病人,病人把医保的钱投给自己满意的医院。这话听起来有理,其实他是沉浸在自己的经营模式里出不来。试想,如果让公立医院继续市场化,那么靠洼地效应,靠薄利多销而生存的价格便宜的医院将仍然是极少数,靠暴利而发展的价格昂贵的医院将仍然是绝大多数。其实,国家包医保,等于个人收入增长或叫补贴增长,不等于医院改变了趋利性。病人没钱看病的时候,趋利性的医院还可能发发善心,而当病人因为医保有了看病的钱,医院一点也不会心慈手软。
  总而言之,新医改是改医疗制度,而高州模式只是一种经营模式,所以,它不是新医改的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