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绿化应对市民健康负责

(2012-06-18 10:37:50)
标签:

城市绿化

吸附灰尘

法桐

健康

分类: 健康话题

  □杨青平

  盛夏酷暑,太阳暴晒的街道比绿树成荫的街道温度高10℃,这一巨大反差成为郑州市民和网民议论的焦点。气温相差10℃,可谓冰火两重天,有多少人烦躁不安,有多少人血压上升。因此人们呼吁,城市绿化应对市民健康负责。

  绿化关系健康,主要在四个方面:降低气温、制造氧气、降低噪音、吸附灰尘。绿化的植被,主要有四种:高大的乔木、低矮的观赏树、灌木、草坪。从健康计,乔木的作用最大,草坪的作用最小。

  郑州的乔木以法桐为主。上个世纪50年代,郑州市为了抵御风沙种法桐。当时,中原地区特别是黄泛区,树木稀少,风沙肆虐,即使在开封、郑州这样的城市,刮起风来也让人睁不开眼。防风固沙,只能靠种树,不光在农村种树,也要在城市种树,直到60年代,焦裕禄还在率领兰考人民种泡桐。70年代,郑州的法桐长成参天大树,郑州因此被誉为“绿城”。这期间,虽然主观上没有明确提出为了健康,但是客观上保护了市民的健康。

  世纪之交,郑州市实施的“透绿工程”,却对健康没有丝毫的补益。所谓“透绿工程”,就是把企事业单位的围墙扒掉,改成栅栏,让里面的绿色透出来,站在街上就能看到。当时,主流媒体曾发表《透绿不如增绿》的文章,说看到的绿色多了,但实际上绿色并未增加,不如把扒围墙浪费的钱、建栅栏多花的钱用来多种树。

  这几年,为了建“园林城市”,花了很多钱,增了很多绿,但大部分是观赏树、灌木、草坪之绿,少部分才是乔木之绿,原因在于观念上重“园”轻“林”,求好看而不求实惠。拿草坪与法桐来比吧。先说管护,仅以浇水为例。草坪是洋草,不耐旱,时常要用汽车拉水浇灌,耗费巨大,而树大根深的法桐根本不需要浇水。再说对健康的作用,仅以制造氧气为例。100平方米的树冠垂直投影面积和100平方米的草坪面积相比,所有树叶面积不知是所有草叶面积的几百、几千倍,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亦不知是草坪的几百、几千倍。看一组数据:男女老幼平均每人每天需要一斤半纯氧;郑州建成区300余平方公里,人口300余万;1平方公里等于100公顷,1公顷阔叶林(如法桐)每天制造900公斤氧气。对这组数据进行计算,如果郑州的绿地种的都是法桐等乔木,那么制造的氧气将是我们需要的6倍,真正是天然氧吧。遗憾的是,种的没有砍的多,法桐越来越少了。

  许多专家认为:中国古代园林重视树和水,并不种草;草坪起源于北欧,因临海,风大,长不成树,才种草坪;现代西方生态城市已不种草坪,而是让野草自然生长;园林的生态效益与健康效益呈正相关,要达到最大化,只有多种树。

  郑州市2006年已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现在正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市民和网民希望靠多种树来获得这两个新的荣誉,如果街道仍然暴晒,再多的荣誉也得不到老百姓的承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