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制把人变坏 体制把人变好

(2012-06-13 16:30:00)
标签:

体制

以药养医

公立医院

健康

分类: 健康话题

  □杨青平

  现在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体制,比前几年多了种种限制,但是趋利的性质没有丝毫改变。院长趋利,科主任趋利,医生趋利,嘴上都不说利,但是心里都想着利,行为都表现为趋利。有些医生像是搞传销的,“杀熟”,越是给熟人看病越是狠狠宰你,太坏,可他本来是好人,是体制把他变坏。

  为什么开“一元药方”的医生被微博传颂?就是因为宰人的医生太多了,不宰人的医生太少了,如实给你讲解病情连药都不开的医生更是凤毛麟角。有位医生叫张卫星,给我讲解前列腺炎,最后说:“可以吃药,也可以不吃药,没事。”他没开药,我没吃药,果然没事。我被感动。如今实话实说的医生太少了,夸大你的病情的医生太多了。

  现在医生与病人的关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好比2006年以前农村基层干部与农民的关系,干部要向农民征收农业税、提留款给自己发工资,所以一点也不心慈手软。这又好比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是食物链的关系,让食肉动物自我约束那是不可能的。2006年以前,中央每年都下发减轻农民负担的红头文件,一共下发了15个,可是农民负担却一年比一年重。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先后29次降低某些药品的虚高价格,但是按下这个葫芦浮起那个瓢,药价依然虚高不下。2006年以后,中央免除了农业税、提留款,农村基层干部的工资改由财政发放。之后,农村基层干部都变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这正是:旧的财政体制把人变坏,新的财政体制把人变好。那么医疗体制呢?也是如此。迟早有一天,财政得把公立医院包起来,公立医院不必趋利,不得趋利,设备由财政买,工资由财政发,就像给公务员、给教师发工资一样。这是新医改的必然方向,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向。

  历史的必然趋向就是政府出钱改善民生,人人享有免费医疗就是最大的民生,先进国家都这样做,美国总统奥巴马为穷人谋福利的新医改终于获得国会通过再次体现了这个历史的必然趋向。许多落后国家也都人人享有免费医疗,更加说明了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为什么历史的必然趋向是这样子的?这是因为政府的天职就是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公民创造财富,多劳多得,政府征税,这是调节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财富分配;高收入者承担高税率,低收入者承担低税率,这是调节贫富差别;政府财政富裕了,出钱改善民生,让人人享有免费医疗,起码享受平价医疗,这也是调节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财富分配,各级财政都应该这样做。富裕的陕西省神木县这样做了,不太富裕的陕西省子长县也这样做了,只要愿意做,很多县、很多市、多数省都有财力做得到。其实国家也能做得到,专家测算,新医改一步到位,全国几千个亿就够了,而国家财政收入快10万亿了。

  在体制未改之前,医院、医生不可能不趋利。可是确有不趋利的医院,如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院长、医生都不吃回扣、不要提成,那么药价就低,与全国的高药价相比,形成“洼地效应”,于是来的病人就多,薄利多销,医院效益很好,医生收入也很高。但是,这是难以推广的,全国学高州,有几个学成了?因为道德的榜样难以无限复制。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而县委书记不可能都是焦裕禄。

  只有好的体制,可以把人都变好。但是,在好的体制实现之前,不能任由医院、医生唯利是图,除了榜样召唤、道德约束,更要纪律查处、舆论监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