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目赏心:伊斯兰艺术·细密画(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品收藏 |
伊斯兰早期的绘画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马赛克镶嵌画和壁画艺术,另一类则是用做文稿、书籍插图的细密画。穆斯林在历史上一直非常重视文字和书籍,因此,装饰书籍的书法和插图在伊斯兰艺术中也就显得十分重要。虽然从10世纪起穆斯林就懂得了印刷术,但是他们依然固守着对手抄本的偏爱;又由于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古兰经》里是不会配有插图的,所以大量装饰封面和插图出现在供上层权贵和富裕市民消遣及欣赏的手抄本书籍中。这些插图通常描绘非宗教的波斯或印度的寓言、传说、爱情诗篇及帝王、英雄的传记,塑造出丰富的动物和人物的形象。
13世纪至17世纪间在波斯文化影响范围内发展起来的波斯细密画,是伊斯兰细密画的主要代表。细密画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至7世纪波斯帝国的萨珊王朝时期。萨珊波斯艺术中用自然主义手法描绘动物形象和变形手法创作装饰及抽象图案的双重倾向,也作为波斯细密画的传统保持下来。细密画发展过程中又分别受到西方和中国绘画的影响,这些因素被波斯文化同化和吸收,形成了不同的阶段和流派。波斯细密画追求平面空间的视觉享受,运用阿拉伯几何和植物纹饰,并结合了中国的传统山水画技法,极具装饰性,也营造出一种“精神启示的氛围”。在空间表现上,细密画不囿于焦点透视,突出平面的超自然构图,艺术家的想像力充分得以施展。
传世最古老的阿拉伯语插图写本是一部天文学著作《星座图说》,成书于10世纪末11世纪初,作者名为苏菲。书中将所有星座描写为人物的形象,多半是模仿拜占庭的画风。真正的波斯细密画开始于12世纪的阿拔斯王朝。在阿拔斯王朝和赛尔柱王朝统治时期的摩苏尔和巴格达,形成了最早的细密画中心,出现了一个巴格达画派,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细密画受到了统治阶层的喜爱和大力支持。最初的插图本是一些学术论文,后来插图也用于故事和寓言的书籍中,从而为细密画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传世作品有《解毒药典》、《卡里莱和迪木奈》,哈里利的《麦卡麦》和《乐书》等为数不多的几种。我们以《麦卡麦》为例,此书又称为《哈里利集会诗》。“麦卡麦”是指阿拉伯叙事诗中一种有韵的散文诗体,作者哈里利是阿拉伯诗人、语言学家,他曾经当过伊拉克巴斯拉城的警察首脑,深入体察过社会现实,然后在其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将社会各阶层的奇闻轶事反映出来。《麦卡麦》涉及的人物从王侯到乞丐、从工匠到学者,地域上则几乎覆盖了整个伊斯兰世界,其内容之丰富吸引了无数艺术家前来大显身手。《麦卡麦》成书于1237年,现存有圣彼得堡图书馆和巴黎国立图书馆的两个藏本。书中插图作者一方面吸收拜占庭的美术样式,又熟练地掌握了萨珊波斯的细密画技法,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无论是骑骆驼的商队还是结婚行列中的人物,都具有丰富的表情和鲜明的个性,对动物的刻画则在写实之外不乏漫画风趣。巴格达画派受到外来艺术和本地传统的双重影响,因此更接近阿拉伯和拜占庭的绘画,人物的脸形椭圆,胡须连鬓,姿态粗犷有生气,与后期波斯细密画中人物的文弱和秀丽形成对比。《麦卡麦》插图画就是巴格达画派的代表作品。
13世纪蒙古人占领巴格达后,在巴格达、大不里士等地区出现了一批波斯风格与中国画画风相混合的细密画作品;15世纪帖木儿王朝时期,波斯细密画又以赫拉特、撒马尔罕为中心进一步得以发展,为萨非王朝时期细密画的大繁荣作了铺垫。萨非王朝(1502~1736)15世纪初兴起于阿塞拜疆东北部,后逐渐统治伊朗地区,并成为奥斯曼帝国争霸欧亚大陆时惟一能与之抗衡的一支力量。第一任国王伊斯玛尔于1501年继位,建都大不里士,他政治上联合埃及马木路克王朝对抗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威胁,宗教上则推崇伊斯兰教什叶派为正统。伊斯玛尔惯于征战,同时也热衷艺术,他对中亚和波斯的文化传统充满敬意。大不里士曾是蒙古人伊儿汗王朝的都城,具有丰厚的文化基础,伊斯玛尔将它进一步发展成为当时的文化艺术中心,而最突出地代表了绘画成就的则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毕扎德和他带领下的大不里士画派。
古兰经手稿
这个读古兰经的架子以后可以考虑做一个,很多大部头的图录看起来就省力多了^_^
塔赫玛斯普死后,在十多年的王位争夺斗争中,萨非细密画艺术一度停滞。1587年“阿拔斯大帝”在政治倾轧中登上王位,他将都城迁往伊斯法罕,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在他统治的43年间,国力达到鼎盛,伊斯法罕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这时细密画也出现了复兴的迹象。但是从传世作品来看,伊斯法罕时期的作品过分追求优雅,笔力柔弱,人物造型也有媚而无骨之感,故有“波斯的样式主义”之称。伊斯法罕画派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雷扎·阿拔斯,其作品如《贾汗吉尔的相逢》、《年轻的司酒官》等都给人清雅的视觉效果。雷扎·阿拔斯主要活动于宫廷,其画风整整影响了一代人。阿拔斯大帝之后的萨非王朝在与土耳其人的征战中接触到西方文明,尤其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吸引,以后的细密画发展加入了西法的改良意识。这虽然在一段时间内使萨非细密画呈现出新鲜的感觉,却不可挽回细密画衰颓之大势,辉煌一度的波斯细密画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作为艺术灵魂之延续,波斯细密画的风格被印度莫卧儿王朝(1526~1858)继承下来,而发展为又一个细密画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