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校长要有“五大特质”

(2014-02-28 16:46:39)
标签:

高中教育

教学与管理

好教育

好校长

学习交流

分类: 教育管理
    历史证明,校长好,则学校强。蔡元培之于北大,梅贻琦之于清华,张伯苓之于南开……无不如此。在今天,什么才是好校长,又如何当个好校长呢?我认为,好校长要有五大特质。

    先进的教育思想

    先进的教育思想,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前提。校长有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才能在办学中有定见和定力,才能有逆流而上和革故鼎新的魄力和能力,才能领导学校走向卓越。先进教育思想的形成,主要有3条途径:

    一是加强学习。加强教育理论、政策法规、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学习。好校长,要养成爱学习、勤读书的好习惯,让知识不断更新,以引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是躬身实践。没有长期的实践,就不会有苏霍姆林斯基的巴甫雷什中学、陶行知的晓庄师范。好校长,务必要潜心耕耘,用心办学,通过实践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三是不断反思。反思是校长提炼办学经验、提升办学思想的重要方式。校长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办学思想是否正确、管理方式是否科学、管理成效是否显著,在反思中形成先进的教育思想。

    崇高的道德品质

    校长是学校的最高指挥官,这个“指挥力”既指职务权力,更指崇高道德品质所产生的人格魅力。校长其身正,师生则不令而行。好校长要矢志于提高自己的道德高度。

    首先,崇高的道德品质体现在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上。事业心和使命感,是校长从事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和精神追求,也决定了校长的办学境界和改革勇气。校长只有把教育作为毕生的追求和无上的事业,才会有忘我的奉献精神和舍我其谁的勇气担当,才会在困难面前理想不灭,在利益面前自我警醒,在追寻路上执着守望。

    其次,崇高的道德品质体现在无私的奉献精神上。好校长要像陶行知所要求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教育拥有不求回报的爱和毫无保留的付出。校长作为教师之帅,要身体力行讲奉献,给全体师生以榜样示范。面对教育系统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校长要弘扬正气,无私奉献,淡泊名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教师。

    最后,崇高的道德品质体现在仁爱之心和清正廉洁上。教育是爱的事业,校长要眼中有教师,心中有学生,对师生充满关爱之情,这是校长产生强大道德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校长掌握着学校的各种资源,处事要公平,为人要公正,用人、办事要合情合理合法,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个人的公信力。好校长必须做到经济上不图私利,生活上操守严谨,这样才能奠定自己的人格基座。

    卓越的管理才能

    好校长要熟悉学校管理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掌握教职员工的心理特点,具备卓越的管理才能。好校长必须具备3种管理能力:

    一是识势善谋。校长要熟悉教育发展形势,掌握教育发展规律,要把目光放在未来,善于审时度势,谋划未来,既要总结过去经验管理学校,也要结合当前实际谋划发展,更要根据未来趋势培育人才。

    二是多谋善断。校长不能整天被事务缠身,事必躬亲,眉毛胡子一把抓。要通过建章立制和营造文化管理学校;要善于把握方向,明确分工,精于授权,统揽全局;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集思广议,果断决策。

    三是知人善任。校长要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好校长要唯才是举,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努力营造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使学校既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也成为学科教师和行政骨干成长的舞台。

    高超的教学水平

    好校长必须是一名好教师。从某种角度讲,校长的教育教学水平决定了学校能走多远,能成就怎样的高度。

    一是在教学工作上,好校长既要是专家又要是杂家。校长首先要成为优秀的学科教师,同时能广博地涉猎其他学科,专博结合,既专又博。校长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要经常听课、评课;校长又要跳出第一线,不能把自己当作一名骨干教师而陷入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要研究课程体系,引领教师集体成长。

    二是在科研工作上,好校长既是旗帜又是阶梯。好校长应当带头做教科研,让自己成为教科研的旗帜、主帅,通过教科研让学校拥有源源不绝的发展动力;好校长也要为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形成教科研兴校的良好氛围和机制。

    三是在育人工作上,校长既要做学生的知己又要做家长的朋友。学校的使命在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好校长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让自己的心与学生的心一起跳动,这样才能让学生悦纳,育人工作才有可能春风化雨。同时,好校长要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家庭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力量,密切联系,处理好家校关系,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

    深厚的人文素养

    从本质上讲,教育学就是人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协调的发展。人文素养是校长综合素养的基石,缺乏人文素养,校长充其量只能成为管理的“能工巧匠”,而具备深厚人文素养的校长,方有可能成为“教育家”。那校长怎样才能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呢?

    一要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人文教育首先是人文学科的教育,因此要多读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著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二要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灵魂,是以“人”为对象和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好校长既要关心学生过去的身心发展,也要关注学生当下的综合发展,更要关怀学生未来的持续发展。

    三要提升自己的气度涵养。人文素养直接体现在校长的行为方式上。好校长做人要有气度,待人要有温度,做事要有尺度,举止要有风度,底蕴要有厚度,视野要有宽度。

    当校长是崇高而神圣的事,需要进行“立德、立志、立言、立行”的不断修炼。在当代中国教育界,北京人大附中的刘彭芝,“人生为一大事来”就是当校长;上海中学的唐盛昌,“终身的准备与超越”只为当校长;矢志“走在行知路上”的杨瑞清,一直守望乡村教育……我深深地期待,在温州大地上,能涌现一批批好校长,为践行心中的教育梦矢志不渝地努力!(作者:浙江省温州市教育局局长谢树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