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韩诗外传》之“君臣之义”

(2022-04-19 10:22:44)
标签:

韩诗外传

君臣之义

善君

过己

大谬

分类: 读书随笔

   文:当舜之时,有苗不服。其不服者,衡山在南,岐山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泽之水,由此险也。以其不服,禹请伐之。而舜不许,曰:吾喻教犹未竭也。久喻教而有苗民请服。天下闻之,皆薄禹之义,而美舜之德。《诗》曰:载色载笑,匪怒伊教。舜之谓也。问曰:然则禹之德不及舜乎?曰:非然也,禹之所以请伐者,欲彰舜之德也,故善则称君,过则称己,臣下之义也。假使禹为君,舜为臣,亦如此而已矣。夫禹可谓达乎为人臣之大体也。

   识:所谓君臣之义为,把好的归于君主,把坏的归于臣子,如此才算好臣子。这种君臣之义问题极大。君与臣,权利义务各不相同。作为君,应有君样,作为臣,应有臣样,各在其位,各守其道,各尽责任。君并非圣人,若君有过可推于臣,便会荒淫无道,无法无天。儒家此观点流毒极深,可以中国几千年历史作参照。另一点,文中贬低武力,亦儒家通病,大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